青藏高原老芒麦穗型分类及穗部关键发育特征分析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乡土草种之一,抗逆性强、品质佳使老芒麦成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的主推品种和绿色有机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青藏高原丰富的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是优异老芒麦种质资源挖掘、主栽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种质资源储备库。然而,随着老芒麦生长年限增加,穗部性状退化直接造成种子产量降低,成为老芒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瓶颈。筛选穗部表型性状优良的老芒麦种质,明确穗部发育机理可以为解决老芒麦种群生产机能退化、提升种子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53份老芒麦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和穗部表型多样性研究,比较供试老芒麦种质遗传背景和穗部形态变异,建立以穗部关键性状差异为标准的老芒麦穗型分类新标准。同时,以密穗型和疏穗型老芒麦为供试材料,系统比较不同穗型老芒麦关键酶活性、激素和糖类含量差异,明确不同穗型老芒麦种子形成过程的关键生理过程。另外,利用转录组技术挖掘老芒麦穗部性状发育的关键基因和调控途径,旨在为老芒麦穗型分类研究、穗部性状改良及其种子产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SSR分子标记评价53份老芒麦种质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7对引物中6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单个位点在53份老芒麦样本间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异范围为0.055~0.862,平均为0.566;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348,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在0.019~0.956和0.055~0.873之间,53份老芒麦种质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分析表明群体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029~0.479,Nei’s遗传一致性在0.796~0.972之间。群体固定系数平均值为0.288,平均基因流为1.085。群体间和群体内变异占比分别为1.575%和98.425%,表明海拔梯度不同的53份老芒麦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其中海拔介于2400~2800m和2800~3150 m的两个群体亲缘关系相对更近。2.穗部形态多样性分析表明53份老芒麦材料间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两年的试验数据结果基本一致。13个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变异系数介于8.23%~27.54%,变异系数>20.00%的指标为: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着粒密度、穗质量指数、单穗干重和单株种子产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小穗数、小穗长、种子长/宽、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和穗质量指数与单株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将13个性状按其对种子产量的作用分为4个层次,种子长/宽、穗长和单穗干重作为一级因子,对种子产量具有正向直接作用;同时,受其它层次性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综合通径分析、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单穗干重、单序籽粒重、穗质量指数、单序籽粒数和着粒密度是影响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性状。3.结合老芒麦材料田间表现综合考量,可选择以单穗干重、着粒密度和穗质量指数为老芒麦穗型分类基本依据,同时,结合采用K-means聚类法和老芒麦种质田间表现特征,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老芒麦的穗型分类标准。依据单穗干重可划分为轻穗型、中穗型和重穗型三类;依据着粒密度可划分为疏穗型、半密穗型和密穗型三类;依据穗质量指数可划分为细长穗型、匀称穗型和大穗型三类。不同穗型的小穗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着粒密度、单穗干重和穗质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且重穗型、密穗型和大穗型的单株种子产量显著高于轻穗型、疏穗型和细长穗型。综上所述,青藏高原地区种用型老芒麦种质选用应以重穗型、密穗型和大穗型种质为主。4.密穗型老芒麦种质“16-118”小穗长、小穗数、单序籽粒数、着粒密度、单序籽粒重、单穗干重、千粒重及单株种子产量均优于疏穗型种质“10-005”。密穗型老芒麦旗叶和穗部光合能力显著高于疏穗型老芒麦,淀粉积累量更高;灌浆期两份材料籽粒内源激素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玉米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生长素和脱落酸递增,赤霉素持续降低的变化趋势。5.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密穗型和疏穗型老芒麦幼穗发育关键时期(双棱期、小穗突起期和小花突起期)的幼穗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双棱期相比,密穗型老芒麦小穗突起期中有2486个上调和3354个下调基因,疏穗型中共鉴定出2407个上调和3119个下调基因;与小花突起期相比,密穗型老芒麦小穗突起期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为4193和4989个,疏穗型老芒麦小穗突起期中上调和下调基因则分别为7869和7743个。KEGG注释表明上述DEGs主要富集在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进一步分析表明,Dof、ERF、C2H2、BBR_BPC、BSE1、MYB_related、LBD和MYB等多个关键TFs在调控幼穗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直接或间接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激活碳水化合物和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调控幼穗发育。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全面客观地评价宣白承气汤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体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通过动物实验,立足“肺-肠”轴,从SCFA/GPR43通路初步探索宣白承气汤可能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诠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内涵,为该方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
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烧导致空气中CO2浓度增加,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CO2转化利用是解决当前温室效应最理想的途径之一。其中,利用CO2电催化还原(CO2ER)反应不仅可以利用CO2资源,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高附加值化学品,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CO2是热力学稳定、动力学惰性的分子,其高效转化
癌症是一类恶性疾病,其特征是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对抗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通过细胞侵入或迁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是全球人类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1]。研究者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人数将持续上升[2]。癌症已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对公共卫生产生了显著影响[3]。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大肠癌已成为全世界第三高发癌症类型,在欧美国家中死亡率排名靠前,仅次于肺癌[4]。大肠癌
山水诗为南宋诗歌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南宋山水诗研究》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南宋前山水诗形成与发展。从历时角度考察南宋山水诗发展基础,南宋前中国古代山水诗经历了先秦两汉发轫、魏晋南朝成熟、唐代兴盛、北宋发展四个阶段。北宋山水诗发展主要在于新变。宋诗宋调特征的建构元素中北宋山水诗特点是重要基础。北宋山水诗以其作家才学化、个体风格多元化、审美视野细微化、主体意境平淡化、艺术精细化等特点直接影响了南宋山水
第一部分胡桃醌联合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探讨目的:探讨胡桃醌(Juglone,Jug)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分别检测胡桃醌和奥沙利铂单药或联合用药对HT-29、HCT-116、LOVO和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金正均法评价胡桃
The dissertation is devoted t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legal norms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harmonization of legal norms of the energy Resources of the Russian Feder
学位
古陶瓷是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和科学艺术品。中国是陶瓷的发明国,各综合性博物馆、大遗址都有丰富的收藏,存藏于民间的、尚未发掘整理的古陶瓷器物和残片更是不计其数。对于古陶瓷等文化遗产的检测和研究,探索出一套多方面、多角度的无损评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以光、电、声学为基础,对古陶瓷的基本性质进行无损、快速、便捷地检测分析是目前古陶瓷保护与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以耀州青瓷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无损检测理论
近年来,通讯技术飞速发展,其产生的电磁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CPC)由于轻质、易成型加工等优势被广泛用作电磁屏蔽材料以防治电磁污染。提高导电填料的含量可获得高电磁屏蔽效能,但会严重降低CPC的力学性能,其高反射的特点也产生了二次电磁波污染,这些不足限制了 CPC在柔性可穿戴设备和人体电磁防护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制备了磺化低缺陷还原氧化石墨烯(S-rLGO)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33,ADAM33)与炎性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炎症指标、气道血管重塑之间的关系;探讨ADAM33基因沉默对气道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等表型的影响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探索沉默VSMCs的ADAM33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