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哮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哮喘患者气道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炎症改变。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壁损伤和重塑的主要因素。评判气道炎症的性质及程度对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检测诱导痰中相关指标来评价气道炎症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验证通过分析高渗盐水诱导痰中细胞学及炎性介质来评判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7例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冲洗液和支气管粘膜组织为对照,发现高渗盐水诱导痰与支气管冲洗液的炎性细胞组成(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炎症介质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相关性好(P<0.05),证实作为一种实用、可行的非侵入性手段,痰检可提供与支气管冲洗液相似的炎症细胞和介质变化定量信息,能够客观反应气道炎症的演变;本文比较了29例哮喘、30例慢性支气管炎及14例非气道疾病三组患者诱导痰成份的差异性,液相指标结果显示哮喘组诱导痰中ECP浓度(1583.93μg/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0.891),且采用ECP鉴别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非气道疾病两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0.773)、灵敏度(0.793);细胞构成分析表明近半数哮喘患者(14/29)诱导痰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支持“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还分析了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诱导疾的特征,结果显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分为两组,一组ECP、类胰蛋白酶(Tryptase)浓度均较高,另一组则相反,提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一部分实为哮喘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