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知识基础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中国高技术业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各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也经历了从模仿、引进到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结合的多个阶段,但除了少数产业进入世界前列,大部分产业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各国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中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作为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技术业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关键作用。随着外部环境和竞争的加剧,创新已经不光是一个学科,单个公司的开展,现在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种知识和技术的结合,需要多个创新主体共同完成,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RIS)的支持。作为区域创新创新系统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知识基础构成当前创新环境、基于产生创新的要素集群以及开展创新应用的整个体系,是对创新理论的完善。当今中国亟需认识并提升产业知识基础来提高创新效率,支持国家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  本文以高技术业为例,从产业知识基础理论入手,提出了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对中国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进行评价,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对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并对重点行业的创新绩效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新环境下产业知识基础促进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  分析影响高技术业创新相关变量,构建产业知识基础衡量测定的一套指标体系,能够很好的衡量一个区域中的产业创新力度,其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补充。其次,对高技术业创新产业知识基础依据各变量特征进一步分析,把它们分为产业知识基础存量、产业知识流量与公司基础知识三大类变量。发现高新技术业创新的产业知识基础各方面在样本时期快速进步,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持高成长主要原因。我们发现在初期产业知识基础存量、产业知识流量与公司基础知识三大类变量资金等投入大体相当,然而产业知识基础存量的增长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变量,后期创新主体在知识基础方面的专利发明就明显的偏少,其中国家专利数量更少,区域的企业研发机构数也相对较少;产业知识基础流量对创新贡献在2008年以后偏低,特别是在技术消化、吸收投入方面不足明显。  依据建立的高技术业创新模型,对产业知识基础三类变量和各个分变量对高技术业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本文选择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从产业层面解释中国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绩效的紧密联系。发现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等产业知识基础变量是样本期间推动中国高技术业发展与创新的主要来源,但在产业知识吸收和扩散技术一些变量如引进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也制约高技术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比较了高技术业不同子行业创新的产业知识基础差异,探讨了影响产业创新的知识基础机制和作用,进一步分析产业知识基础内在变量的不同作用和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仪器设备费与企业研发机构数这四个变量有效推动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两个行业新产品销售增长;在航空航天制造业是科技活动人员和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推动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但R&D经费内部支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有制约,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作用却是正面的推动;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是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个变量推动其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  论证了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中产业知识基础对其创新绩效的改变,发现四个高技术业子行业除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知识基础对拥有专利有正面的效应显现,未发现对其他三个子行业的影响。说明高技术业前期创新产业知识基础整体尚相对薄弱,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影响各个子行业产业基础知识各大类变量贡献不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知识流量与公司基础知识贡献较多,航空航天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产业知识流量相关变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除了航空航天制造业,其他三个行业产业知识基础资产相关变量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较小。发现企业规模、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创新知识基础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它们的差异导致各行业知识基础变量对创新绩效作用不同。
其他文献
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
新课标颁布后,课堂效率这个概念就被经常提起,也是检验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除非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并运用这些设备辅助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依据,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在了解知识大纲的基础上逐步细化各知识点,层层深入学习历史,从
课堂教学最忌讳气氛沉闷。因为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谈起,教师只能唱独角戏。教师按照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
21世纪,中国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以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宗旨。教学艺术不但包括学习认知的教育,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心理上的教育。语文写作教学
目前,教育界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媒介素养教学模式的全面应用。如何将媒介素养全面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促使媒介教学模式和语文共同发展。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媒介素养教学
文章针对教育的教学特色、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讨论了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及教育规律进行全面培养人的
教师只有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学习是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文章以武威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作任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以“烹饪营养学”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构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