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欲望悲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动荡不安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戏剧方面涌现出了尤金·奥尼尔(1888-1953)这样的一代巨匠。作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奥尼尔一生致力于不断探索“当今社会的病态。”他的作品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复杂、扭曲的心理描写来折射社会现实,而“欲望”一词则是贯穿于其悲剧中的主旋律。奥尼尔认为欲望是导致人物行为的主要动机。他将欲望这一主题与戏剧的最佳表现形式悲剧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一系列欲望悲剧。他笔下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精神上他们希望关爱,期望理解,渴望归宿,物质上他们受到实利主义的腐蚀,为了聚敛财富不惜出卖灵魂。奥尼尔关注他的同胞们的困境,力劝他们寻求灵魂的归属,探求人生的真谛。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对欲望一词进行定义。在奥尼尔剧中,“欲望”(desire)一词含义相当丰富,既可以指爱情,也可以指肉欲,还可以指物欲,以及强烈的控制欲。其次,引言分析了奥尼尔欲望悲剧的演变。之后,文献综述部分对中外奥尼尔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最后陈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一章分别从家庭与社会两方面探讨了欲望导致的悲剧性后果,指出奥尼尔的创作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社会浮华下的真相。在家庭悲剧中,奥尼尔主要从婚姻关系以及其他家庭关系出发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首先,奥尼尔深受易卜生等前人的影响,认为婚姻的不幸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悲剧。在他的剧中鲜有幸福美满的爱情与婚姻。由于受到清教思想的腐蚀,夫妻、恋人之间的正常欲望被压抑甚至扭曲,阻碍了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关系的疏离。由于他们无法在婚姻中寻求安慰和解脱,爱情和婚姻最终会走向冷漠、猜忌、仇恨和其他极端。其次,除了婚姻关系之外,欲望也影响了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奥尼尔细腻入微地剖析了父母与了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等出于无法沟通导致的孤独和痛苦,深刻揭示了欲望的压抑与扭曲给人带来的精神创伤。他描写的家庭悲剧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在社会悲剧中,奥尼尔分别揭示了精神与物质的欲望导致的悲剧性结局。一方面,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类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高等动物,却失去了精神支柱,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他们向往天边外的风景,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却为此备受挫折和磨难。奥尼尔描写了不同阶层和种族的人寻求社会认可的痛苦过程。这些没有家园的灵魂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虽然他们的精神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但毫无疑问,奥尼尔对此持积极的态度。因为如果人不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无疑使自己论为低等动物。另一方面,奥尼尔对拜金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在奥尼尔所有欲望主题的悲剧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即是对占有者无限膨胀的物欲的揭露。艺术家们为了物质的贪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最终,他们泯灭了艺术才华,彻底丧失了诗人气质。商人们对金钱的狂热崇拜使他们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最终实利主义导致了他们的毁灭。可悲的是,这些目光短浅、精神上畸形的实利主义者却被视为“美国社会的栋梁。”第二章从分别从社会视角和心理视角阐释了欲望悲剧产生的原因。奥尼尔的人物从未摆脱欲望的影响,他们被不同的欲望驱使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社会视角来看,根据马斯洛等人的欲望动机理论,人的欲望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由物质到精神的层次变化。工业化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更高的精神追求成为可能,它包括对归属、自尊、认可、自我实现等的需求。然而,社会的日益发展不仅仅为人类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也带来了异化的恶果,在奥尼尔剧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固有的道德准则已经不复存在,人性的泯灭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斥与敌对,因而他们渴望沟通和理解。第二,个体在社会面前无能为力,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由此产生的迷惘和痛苦使人努力寻求归属,正是社会造成了人的异化。第三,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人早已失去了过去在自然环境中和谐生存的状况,与环境尖锐对立,当他们试图背叛自然时,就会遭到毁灭。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奥尼尔以大海为题材的早期剧作中。最后,人类被物欲所驱动,将物质的成功视作高于一切,导致了精神世界的荒芜。奥尼尔虽不是心理学家,却能深刻把握人的心理。他认为人的性格生来是分裂的,分别代表高尚、诗意的自我与卑鄙、实利的自我。二者处于激烈的冲突中。如果人屈从于后者,就会被物质所主宰,论为物质的奴隶。奥尼尔反复利用这一主题,表明他以矛盾的态度看待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既期盼物质繁荣带来的进步,又憎恶物质至上带来的恶果。除了异化之外,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奥尼尔对于人与上帝关系的探索。他认为清教思想对于美国社会的病态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早期的清教教义将精神与物质的追求视为同等重要,并为教徒们指出了耽于物欲与肉欲的可怕后果。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清教早已偏离了最初宣扬的理想,它所倡导的极端刻板和否定生活的方式有悖于人的正常欲求,不但阻碍人的交流与沟通,而且压抑和摧残人性,吞噬人的幸福。物极必反,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清教徒们沉溺于物欲和肉欲,导致了他们的堕落和罪孽。不仅如此,对冷漠和残忍的上帝的信仰导致了奥尼尔剧中某些人物的暴行,他们以残酷无情的上帝为幌子,将贪婪聚敛财富视作上帝的召唤,甚至为此不惜奴役自己的亲人,导致家庭的解体。从心理视角来看,首先,奥尼尔受到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认为性本能是促成人物激情的主要内在因素。他的人物遵循唯乐原则,即寻求快乐和满足。他们受到性本能的驱动,当他们的行为与社会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欲望受到阻挠和压抑时,或者他们完全屈从于欲望的摆布、成为欲望的奴隶时,悲剧就会发生。奥尼尔通过对乱伦主题的独特阐释表明了他对家庭悲剧的看法:如果婚姻不幸,父母无法自律,对于子女疏于管教,使他们极度缺乏关爱,正常的伦理关系会被扭曲,被压抑的欲望就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家庭危害至深,导致人伦惨剧。其次,奥尼尔指出具有过度控制欲的人会在力图左右别人命运的过程中遭遇自己的悲剧性结局。再次,奥尼尔利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阐释了人物的行为动机。在上述以欲望为主题的悲剧中,奥尼尔充分利用精神分析法真实展现了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将情欲、控制欲等作为剧中人物主要的悲剧根源。第三章探讨了奥尼尔对走出欲望困境的思考。虽然奥尼尔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但他对于人性积极的一面仍抱有信心。他从自我超越与精神慰藉两方而为人们提供了“没有选择的选择。”一方面,奥尼尔寄希望于人的自我超越。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对自我牺精神的赞扬与欣赏。在他看来,爱如果足够强大,可以使人超越贪婪与私欲,为他人做出牺牲,完成自我的救赎。这里的爱除了爱情之外,还包括人类的互相关爱。对奥尼尔来说,爱意味着“牺牲”与“奴役。”耐人寻味的是,奥尼尔创造了多个富于牺牲精神的女性形象。这在某种程度上既表明了他的女性观,也反映出他本人对女性的需求。即在奥尼尔的剧作中,从道德角度来看,女性如果不是优于男性,至少并不比男性逊色。除此之外,奥尼尔似乎对死亡有种特别的情感。死亡可以帮助人们偿还由欲望引发的罪孽,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人们远离令人绝望的现实。生与死的相对性与轮回性告诉人们不必惧怕死亡,而应把死亡视作一种对欲望无法实现的解脱。在奥尼尔的剧中,囚禁是比死亡更为严厉的选择。他笔下的人物通过这种手段与世隔绝,远离充满欲念的世界,达到自我的救赎。另一方面,奥尼尔为他的同胞们开出了精神慰藉的药方。他以宽容和同情的态度看待人的幻想。他表示,无论人们如何潦倒,都不应失去梦想。虽然白日梦包含着谎言的成分,但它仍是一种对现实的抗争。它能够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减轻可怕的现实对人的摧残与伤害,使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世界上。即使人生如梦,也应让这场梦不失其色彩。正如奥尼尔剧中表明,梦幻给了所有人以生活的内容。除此之外,奥尼尔与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向往人情的温暖与友情的抚慰。在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都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即友情可以为孤独的人提供理解、信任和沟通,这对于生存来说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尤其如此。另外,奥尼尔还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新的上帝,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意义。他甚至将目光投向精神至上的东方,期望从中找到答案。他承认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主张人应该杜绝贪欲,不受物质的腐蚀,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奥尼尔最终的答案以西方宗教为基础,同时具有某些东方宗教色彩。他认为,人们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物质,而是更少的欲望。同时,他的后期作品也表明,人应该遵循著名思想家梭罗所倡导的理念,克制欲望,返璞归真,以此获得灵魂的拯救。奥尼尔以此表达了自己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至上、背离自然的倾向的反对态度。最后,通过对奥尼尔欲望悲剧的细读和分析,论文的结尾部分总结了研究内容并得出结论。在奥尼尔的创作生涯中,他欣赏浪漫主义的幻想,憎恨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实利的美国梦。当他发现现实的残酷性后,他克服了自己的绝望情绪,寄希望于人性的回归。他赞扬爱的牺牲,宣扬爱的力量,并在死亡、友情、白日梦等之中发现了超脱现实的可能性。他希望人们克制物欲,保持灵魂不被玷污,因为适度的欲望与贪婪之间仅有一步之遥。欲望是生存的必需品,但人不应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应被欲望所累。同时,奥尼尔认为人应该保持梦想,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因为梦想虽会破碎,但人生仍有意义。通过如实反映美国社会的病态,他力图唤起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孰轻孰重的思考。奥尼尔的欲望悲剧并不仅仅是讽刺世人为财富出卖灵魂的寓言。他同时告诫人们不能浮于生活表面,因为人类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奥尼尔终其一生在精神的荒原中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他的欲望悲剧体现了人的欲望与无法改变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它们不但是典型的美国悲剧,对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整个世界来说也具有典型性。他执着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努力通过自己的艺术追求鼓舞他的同胞们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性不被侵蚀,超越自己的贪欲,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尽管失败不可避免,但对于奥尼尔来说,人必须把失败当作生存的条件来接受。简言之,人应当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追求之中。
其他文献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农村养老保障着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从单纯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无疑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
钢筒仓是一种存储粒状或粉状等松散物料的直立容器,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矿业、冶金、电力等诸多领域。与传统储存物料的方法相比,钢筒仓具有占地面积小、存储量大、便于机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中国于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7%增长到14%,崂山区于1997年迈入老龄化区(市)行列,随着崂山
领会十七大精神,增强做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以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为目的拟开发行政综合执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趋势。物流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低碳物流的概念随之产生。低碳物流是以降低碳排
目的:通过对316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糖脂代谢水平相关性的探讨,为临床针对不同糖脂代谢控制水平的T2DM患者辨证施治提
明清更迭之际的儒家学者,多半怀抱着一种救世的情怀反省有明一代的学术,黄宗羲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并不像朱熹、王阳明那样具有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理论特色,但他对明
第一部分PGRN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如何对视频内容进行描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的视频内容描述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视频检索、智
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框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五级财政框架中处于最基层。乡镇财政白上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