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间斑寇蛛卵粒成分的分离与鉴定;2.可溶性胶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斑寇蛛(L.tredecimguttatus)属球腹蛛科、寇蛛属,是一种中型蜘蛛,是已知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蜘蛛之一。早期的文献报道和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间斑寇蛛与其他有毒动物不同,不仅毒腺毒液中含有各种毒性成分,其身体的其他组织(如腿、腹部等)以及卵粒中也存在毒性成分。尽管已有零星的关于间斑寇蛛机体组织和卵粒毒性成分研究的文献报道,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间斑寇蛛卵粒毒素成分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和结构与功能分析的相关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溶液抽提方式获得卵粒提取物,然后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卵粒提取物中的多肽类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纯化产物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间斑寇蛛卵粒提取物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得到7个峰。本研究主要对P7号峰中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质谱分析表明, P7主要由分子量小于10 kDa多肽组成,主要多肽成分分布在1807Da至4276Da的范围。应用RP-HPLC对凝胶过滤层析之后得到的P7洗脱峰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4个主要的分离峰(命名P7-1至P7-4)。它们的主要多肽成分的分子量(M+H+)分别为4109.79Da、3652.99 Da、3722.28 Da、3651.54Da。MALDI T(O)F质谱分析表明P7-1样品已得到完全纯化,质其多肽分子量(M+H+)为4109.79。运用P7-1成分按0.332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小鼠腹腔注射没有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利用离体小鼠隔神经膈肌标本进行的电生理实验证明P7-1成分在100μg/mL浓度下不能阻断小鼠隔标本中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按20μg和40μg/g体重的剂量对美洲蜚蠊进行腹部注射,蜚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这些实验数据显示,在本研究的剂量下P7-1成分对小鼠和美洲蜚蠊没有明显的毒性。该多肽成分的其他生物学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在哺乳动物中,白介素6(IL-6)是一个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肝脏的再生以及代谢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6发挥生理作用必须先结合其专一性
会议
真核生物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如细胞增殖、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分化等,几乎都受到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作用的调节。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共同调控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证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我国古代成千上万的寺院中,邺下寺院是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习武练功活动的寺院,稠禅师就是
中国电影业在最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出电影在中国开始作为一种产业所焕发出来的无限活力与勃勃生机,它让所有电影人相信,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必定是灿烂而又辉煌的.
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传统中医常用它治疗乙肝疾病。叶下珠属植物全世界有600多种,中国有33种,分布广、资源丰富。本文以叶下珠
会议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球超过半数的人以稻米为主粮。通过提高水稻单产、改善稻米品质,满足人类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水稻种子内淀粉的贮存
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及其磁性流体是重要的磁性纳米材料,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Fe3O4纳米粒子制备及磁性流体的制备,具体工作分为四部分。(1)在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制备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