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相关论文
目的研究具有昼开夜合生长现象的叶下珠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了解其是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后,采用光电管......
探讨叶下珠醇提物对肠炎沙门菌毒素所致小鼠脾脏和回肠氧化损伤的影响.给小鼠连续灌服叶下珠醇提物(40 mg/mL、20 mg/mL、10 mg/mL......
叶下珠是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植物,富含鞣质类化合物。本文以叶下珠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等分析......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叶下珠中柯里拉京、短叶苏木酚、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原儿茶酸、没食子酸7种成分的......
期刊
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广东雷州产广藿香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
The GC-MS combin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o......
对不同生长期及不同贮存期陕西叶下珠中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叶下珠在生长期中9~ 1 0月份总黄酮含量最高 ,药材贮存期......
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致病原理,以及近几年中草药在乙型肝炎病毒筛选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rinc......
叶下珠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通过反映......
由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是禽类最常见的疾病,其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在目前使用的化学药物药效不确定,存在药物残留及疫苗免......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采取疫苗接种进行预防,尚无其它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该文对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L)进行了保肝活性部位筛选,并且对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十......
本课题对传统抗肝炎的特色中药材叶下珠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以了解叶下珠应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为叶下珠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进一......
目的:研究叶下珠总多酚对α-萘异硫氰酸酯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α-萘异硫氰酸酯(100 mg/kg)灌胃复制SD大鼠肝损伤......
本实验主要对传统保肝中药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叶下珠全草药材经95%乙醇渗漉提取后通过......
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传统中医常用它治疗乙肝疾病。叶下珠属植物全世界有600多种,......
该文对生长在广西的珠子草和叶下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溶剂浸提,常压硅胶柱层析,减压硅胶柱层析,干柱快速层析,葡聚......
本论文通过抗补体活性筛选,得到了具有显著抗补体活性的两种药用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目的]观察叶下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阿糖腺苷(400 ......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并同时与单独采用......
泻痢灵为民间验方 ,其药物主要由丁葵草、叶下珠、律草、厚朴及甘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醒脾和胃 ,调理气血 ,分清泌浊的功效。自......
本研究将采自海南尖峰岭的叶下珠,通过离子化萃取分离法提取了其中的没食子酸。我们在预实验中摸索了没食子酸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
目的 建立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柯里拉京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272 nm.结果 在1.9~38 μg/ml的......
青灰叶下珠,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优良的肥料、燃料和固沙、保土、抗风、抗旱以及农田防护的灌木树种,土壤pH值4~8均能正常生长,皖......
[目的]分析叶下珠多酚化合物的组成,为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叶下珠药材,以50%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过微孔滤膜后,......
目的:探讨与肝丹主治功能有关的药理药效学作用及其特点。方法:2.2.15细胞株模型及改进方法;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
[目的]为人们安全食用叶下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下珠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
以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为依据,综述了叶下殊提取实验的溶剂选择、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文献中......
目的测定叶下珠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以溴麝香草酚蓝为显色剂于41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苦参碱在0.004~0.02 mg/m l范围内......
目的:建立叶下珠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叶下珠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的叶下珠......
对陕西叶下珠不同生长期及不同保存期总鞣质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叶下珠在生长期中8~10月份总鞣质含量最高,药材保存期在2年内......
以优选叶下珠有效成分水提工艺为目的,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酮进行定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
目的:建立闽产叶下珠的薄层色谱鉴别法,考察比较叶下珠中总多酚含量测定法,优化测定条件。方法:采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选取叶下珠......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在20 mmol/L Na2B4O7缓冲溶液的条件下,实现了被测组分的有效分离。测得叶下......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igula)Casleillii&Chalmers]、伤......
目的:建立叶下珠和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为其是否可以混用或代替使用提出物质基础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INDU......
目的:研究叶下珠(PU)提取物对盐酸氮芥(HN2)损伤睾丸组织N-钙粘蛋白表达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mg/kg高剂量HN2腹腔注射雄性KM小鼠制备生殖......
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各省区,别名有苦味叶下珠、珍珠草、叶后珠等。药理研究表明叶下珠中没食子酸(Ga......
目的研究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现代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鞣......
目的:优选用于纯化叶下珠总多酚的大孔树脂。方法:以总多酚含量为指标,对4种型号的树脂进行吸附与解吸附性能考察。结果:4种型号大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