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神家园的旅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当代富有盛名的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出版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一出版就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尽管有一段时间评论家们对它褒贬不以,但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经久不衰,并认为是“现代经典”之一。小说不仅仅是一本备受关注的畅销书,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进行思索的严肃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物质生活的繁荣,但人与人的隔阂日益加深。人们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结果是人们过着丰裕但并不幸福的生活,人们在这片繁荣的荒原上备受孤独的煎熬,从而导致了精神危机。  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研究视角解读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linger)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在虚假、混乱的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寻求回归天真、自然和纯洁的世界所做出的徒劳的努力,关注少年主人公霍顿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霍尔顿的精神困惑源自于现代人同自然的疏离以及因此而造成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扭曲。  论文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简要回顾了前人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小说的主题元素进行分析,指出作者以少年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为媒介,反映了工业化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继而,就运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可行性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第二章集中论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批评理论。在对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挪威哲学家阿恩·纳斯创建的生态批评的重要分支“深层生态”理论和20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精神生态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并进而阐明生态批评中的生态意识及其目的。  第三章主要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讨论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通过将主人公在学校生活、成人世界和艺术世界的经历,置于战后美国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由于战后的经济繁荣和高压政策的影响,主人公为社会环境中出现的精神失衡和扭曲而感到困惑,天真、自然的生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窒息的、无所不在的“虚假”。“虚假”这一霍顿最常用的词汇,是对因循守旧、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的社会现实的概括和界定。  第四章主要分析主人公霍尔顿对心中理想家园的理想主义渴望和追求。在某种意义,霍尔顿的旅程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摆脱虚假的现实和追求理想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出于对物欲横流、享乐至上的都市生活和成人世界的失望,霍尔顿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寄托于:到西部去,做一个聋哑人,远离尘嚣,与自然共处;到儿童的天真世界去,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保护孩子们不会落下悬崖。霍尔顿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的梦想,是其生态意识的一种隐喻化表现:回归自然,建立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世界,建立一个使天真的孩子们远离堕落的现代文明的庇护所。  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塞林格的生态哲思能激发人们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增强环保意识。塞林格敏锐而深刻的精神生态的观点体现了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他的观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项目式学习已在国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发展很快,这个教学法的益处也被许多教学者和研究者
Ю.Д.Апресян是当代俄罗斯最著名的语言学家,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主持俄罗斯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的工作,创立了以他为首的莫斯科语义学派,在机器翻译、语义学研究、同义词词
爱·摩·福斯特是一位有着自由人文主义理想的中产阶级作家,他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福斯特的“联结观”发源于他的剑桥学生时代,并成为他一生所恪守和追求的信
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使跨文化交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阶段,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常常导致口译中的误译。那么文化差异如何导致口
本文通过对诗人奥登移民美国之前的生活和诗歌进行分析来研究奥登英国时期的诗歌中独具的伤感力。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奥登的诗歌主要表现的是他对与家人关系的思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最杰出、最富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她以其独特的道德关怀而被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发展者。爱略特在其成熟时期创作的《米德尔马契》为探讨爱略特
亨利·詹姆斯在西方最早建立小说理论体系,关于小说理论的言论散见于他的文学批评论文、纽约版小说序言、书信集和文学笔记中。该体系主要包括创作论、叙事论和文体论。  詹
目前,人们越来越挑剔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成人学习理论、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交际法教
弗吉尼亚·伍尔夫和丁玲在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女作家,坚定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处于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丁玲,
薇拉.凯瑟(1873-1947)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也是美国地域主义文学一位主要的代表性作家。凯瑟根据自己在内布拉斯加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