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虚震源法信号去噪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干涉技术在野外实际勘探中的广泛运用,加强了人们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了解,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之一。地震干涉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从原始地震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信号,并且通过干涉重建地震信号。新的地震信号不仅含有原始地震信号特征,还能够反映出其不具备的一些重要特性。地震干涉技术可应用于不同维度不同介质,按照震源类型分为主动源地震干涉技术和被动源地震干涉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源地震干涉技术中的虚震源法,即将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转换为单井地震剖面(SWP)数据。当人们发现传统的地面地震成像无法取得重大突破时,便将检波器置于复杂的覆盖层下。井下采集系统可以完全消除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建立过程,这是传统表面成像中最薄弱的环节。虚震源法是地震干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原理为将不同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记录进行互相关,把VSP数据转换为了SWP数据。虚震源法将震源和检测器重建在复杂上覆盖层的下方,绕开了近地表复杂地质条件,重建的观测系统更接近目标层。虚震源法是用于在复杂叠加下成像和监视地质构造的技术,并且介质的复杂性不受限制。本文推导了虚震源成像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了虚震源法的可行性和优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运用虚震源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勘测是完全可行的。从模拟的数据来看,通过波场互相关得到的虚震源记录与将实际震源放置于虚拟震源处得到的地震记录基本一致,通过常规的后续处理后可以体现出地下构造的实际情况,与模型信息一致,因此可以运用虚震源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勘测。虚震源法具有许多传统地震方法中没有的优点,比如震源被重置为更接近目标层,避免了由覆盖的偏移速度的不正确估计引起的散焦问题,因而具有更好的成像分辨率。本文在传统时空域下的虚震源法的基础上,延伸到了小波域,即在小波域中进行虚震源法。小波变换可以显示不同频率范围内信号和噪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语音,图像和地球物理学等多种领域。根据前人研究表明,使用小波互相关对包含表面波的虚震源信号部分进行2D高斯滤波,重建数据后获得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表面波。虚震源法的核心步骤为上、下行波场的互相关。已有前人文献证明了可以在小波域中进行互相关,这为基于小波变换的虚震源信号去噪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尺度的下行波和上行波之间的相关程度决定了虚震源的输出质量。小波阈值去噪法是将含噪信号小波变换后,获得的有效信号的小波系数比较大,获得的噪声的小波系数比较小,而通过阈值我们可以分离得到有效信号。本文采用小波域互相关法和小波阈值去噪法来减少虚震源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将含有随机噪声的VSP记录进行上下波分离,小波互相关获得虚震源信号的系数谱,对频谱进行小波阈值去噪,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回到时空域。与传统的虚震源法得到的虚震源信号相比,重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随机噪声,提高了图像质量。
其他文献
<正>故障现象:一辆 W220底盘的奔驰 S280进厂维修,车主反映发动机怠速不稳,有持续性抖动,发动机噪音大,动力不足。故障诊断:用专用诊断仪 STAR2000做基本检查.发动机系统无故障
利用硅胶、C18等柱色谱技术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主根中微量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10个化合物分别为
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失调已久,厘清内在的变化机理,是协调人地结构矛盾的迫切需求.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采用增长弹性系数法,利用2004-2014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口数据,分
近些年来,蚌埠文化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旅游资源公共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机构在未来的旅游资源公共管理
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不到位,三农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作为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项举措,村镇银行在全国陆续开业并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最重要的分支构成
作为大宗资源性商品,铁矿石主要以卸货港重量和品质来计算贸易结算价格。但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发现,铁矿石在装货港和卸货港的品质检测结果存在着诸多差异,这就造成了诸多贸易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面临价格体系复杂、价格管理较为混乱、价格弹性较差等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
以2009年9月—2010年8月为一个水文年,以小流域为水土流失研究尺度,通过对王家寨喀斯特小流域地下河出口断面的连续定位监测,获取每次降雨中地下河水流流量及含沙量。结果表
回想多年的教学实践,学困生难教育。其转变要靠教师的爱心、耐心、策略和正确的方法,始终坚持“爱”的教育,一定能使学困生转变为学优生。
所谓“学困生”,指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的落后不是先天的,他们虽然落伍了,但他们内心进步的愿望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也希望自己在德、智、体、关、劳各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