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消费观研究——以莆田市仙游县农民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从当前形势来看,扩大内需最大挖掘潜力在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受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消费观念依然存在不合理的成分,农村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因此,研究当前农民消费观念,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行为,对于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带动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后,使国人意识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必要性。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扩大内需最大的挖掘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的增长对于改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和改变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农民消费观念的问题不仅丰富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制定农村消费的相关政策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视角对农民消费观念的问题展开研究,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民消费观问题的相关文献还鲜有见著,许多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消费观念的实际问题解决研究还有待深入。  本文首先概述了本研究的相关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其次,文章对古代到现代的消费观念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为本研究提供一个理论依据;第三,以莆田市仙游县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消费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当前农民的消费观念普遍保守,农村的消费市场还有许多可挖掘之处;最后,文章提出从夯实农民树立科学消费观的经济基础、营造树立科学合理消费观的社会环境、加强农民消费观的思想引导和实践引导四个方面来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其他文献
目前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不仅是经济的增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包括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也
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从理论上说,自律是道德的本质,是一切规范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道德个体的自律精神是道德人格塑造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个体道
学位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型人才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关涉到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对人的生态素养进一步
本文主要对多途径收集到的目前国内外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在阅读大量与该课题相关的专著、报纸、文章、电子文献、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体系是其执政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索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