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化学发光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纳米金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纳米金为模型金属纳米粒子,研究了纳米金参与液相化学发光反应时的行为、规律、机理以及分析应用潜力等。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过氧化草酸酯(TCPO)与过氧化氢(H2O2)的反应可以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我们发现粒径为2.6~6.0nm的纳米金可以接受此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间接化学发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位于~415nm。化学发光的强度与纳米金粒子的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纳米金与KIO4-NaOH-Na2CO3之间的反应能够产生化学发光现象,该化学发光的光谱具有三个明显的发射带,分别位于380~390nm、430~450nm和490~500nm。在酸性介质中KMnO4可以与纳米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伴随的化学发光现象取决于纳米金的粒径。实验发现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对于鲁米诺-H2O2液相化学发光体系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其中粒径为38nm的纳米金对于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最大的增强作用。利用NaBH4还原HAuCl4合成纳米金的过程伴随微弱且不稳定的化学发光现象,化学发光的发光体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激发态金原子团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