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关系着整个教育体系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教师是义务教育工作的承担者,担负着教育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任。现阶段,我国教师资源已呈现出区域间、城乡间和校际间配置不均的现状,影响到了义务教育工作的发展。本研究以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借鉴绩效工资中的相关经济学思想,以期提高教师工作岗位绩效,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师,缓解教师资源配置供求失衡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绩效工资是教师提供教育服务的有偿报酬,是教师劳动力价值的体现,是以教师岗位的实际贡献来衡量教师工资水平。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相比以往的教师工资分配更具激励性和竞争性。在教师资源配置中引入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以优化师资队伍中的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利用绩效工资改革中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解决教师非良性流动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有序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其进展情况受到各方的关注。绩效工资落实中会出现相关问题,应兼顾相关者的利益,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本研究先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发现教师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通过我国提出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内容及特征,结合典型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工资方案,比较归纳出绩效工资改革对教师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配置理论基础,优化教师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