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至6岁儿童和排便异常婴儿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的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出生至学龄前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粪便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代谢水平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寻找与儿童肠道菌群共代谢物密切相关的特征微生物群,这些数据将提供生命早期至学龄前儿童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的变化特征和相关性的信息,为今后人类肠道微生态各方面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和便利,可以为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儿童健康和肠道菌群成熟之间的关系,便于今后从肠道健康角度更好地维护儿童健康。[方法]选取120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0~28天)和150名在该医院体检的6个月至6岁健康儿童为本研究参与者,将这270名参与者按年龄分为9组(n=30人),分别是:出生3天组、出生7天组、出生14天组、出生25天组、6个月组、1岁组、2岁组、3岁组及6岁组。收集研究对象相应时间的粪便为样本,采用16S rDNA分析肠道菌群组成,使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质谱法测定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含量,通过R软件及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的构成及相关性。[结果]1.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在新生儿期很低,6月龄起明显增加,直至3岁后稳定。在门水平,0~6岁儿童肠道菌群主要是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变形杆菌门及放线菌门丰度从出生到6岁逐渐下降,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则相反,变形杆菌门是新生儿期肠道菌群的主要菌门,6个月时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三者丰度均较高,1~6岁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成为儿童肠道菌群的主要菌门。在属水平,大肠杆菌/志贺菌是新生儿期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6月龄时以拟杆菌属及大肠杆菌/志贺菌为优势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各年龄组最高,此后大肠杆菌/志贺菌丰度下降,拟杆菌属丰度则继续增高,成为1~6岁儿童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2.按照肠型1(以大肠杆菌/志贺菌属聚类)、肠型2(以双歧杆菌属聚类)和肠型3(以拟杆菌属聚类)的顺序,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出逐渐增高趋势,新生儿期以肠型1为主,6月龄肠型2比例最高,1岁时肠道菌群由肠型2为主肠型1为辅转变为肠型2为主肠型3为辅的模式,此后肠型2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肠型3则相反,3岁后肠型逐渐稳定。3.反应宿主不同年龄阶段40种重要肠道微生物的出现时间窗、丰度变化以及功能分析提示,肠道菌群功能转变与结构变化是同一趋势,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稳定。4.粪便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明显高于异丁酸和异戊酸,其中乙酸含量最高。粪便乙酸、丙酸、丁酸在3天新生儿含量最低,7天时明显增高,7天~25天无明显差异,6月龄时再次显著增加,此后的变化趋于平缓,3岁后逐渐稳定。粪便异丁酸、异戊酸在新生儿期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尤其是异戊酸浓度非常低,二者在出生6月龄显著增加,此后保持在这个水平。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与Flavonifractor、Lachnoclostridium、Faecalibacterium、Lachnospiraceaege 及Enterobacter这些正相关优势菌属的丰度变化一致。5.新生儿期粪便初级胆汁酸占总胆汁酸的98%,次级胆汁酸含量极低,仅占总胆汁酸的2%。6月龄开始粪便初级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含量均明显增高,初级胆汁酸自此以后趋于稳定,而次级胆汁酸继续增加,直至3岁后趋于稳定。粪便次级胆汁酸的变化规律与 Escherichia-Shigella、Enterococcus、Enterobacter 和Streptococcus这些负相关优势菌丰度变化趋势相反,与Flavonifractor、Faecalibacterium、Lachnospiraceaege、Blautia、LachnospiraceaeUCG004、Lachnospira、Roseburia、Anaerostipes 和 Intestinibacter 这些正相关优势菌的丰度变化趋势一致。[结论]1.0~6岁儿童肠道菌群的发育大致可分为发育期(0~6月)、过渡期(6月~2岁)和稳定期(3~6岁)三个阶段。新生儿期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不稳定,6月龄明显改善,是肠道菌群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功能开始增加和改善,显著促进了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的代谢。2.新生儿期以大肠杆菌/志贺菌聚类的肠型为主,6月龄双歧杆菌属聚类的肠型比例最高,1岁时才出现拟杆菌属聚类的肠型,3岁后肠型逐渐稳定。3.粪便短链脂肪酸在新生儿期保持较低水平,随着肠道菌群的成熟,6月龄起明显增加,直至3岁后均趋于稳定。4.出生7天肝脏便可以有效合成初级胆汁酸,新生儿期粪便初级胆汁酸占总胆汁酸比例较高,次初级胆汁酸含量接近0。6月龄时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含量均显著上升。6月龄后初级胆汁酸含量因儿童肝功能已成熟趋于稳定,而次级胆汁酸含量则随着肠道菌群的成熟显著增高,直到3岁后趋于稳定。[目的]分析1~6月龄纯母乳喂养不同排便频次婴儿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的变化特征,探讨肠道微生物组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排便频次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不同排便频次婴儿的差异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寻找导致不同排便频次发生的微生物生物标志物,为临床对排便异常婴儿进行治疗提供更多的生物靶点,同时也为临床使用最有效益生菌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及体检的30名1~6月龄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为本研究对象,将这30名研究对象按照排便频次不同分为3个组(n=10人),分别是A组:3天以内排便1次或排便≤3次/天,即正常组;B组:排便>3次/天,即排便频次增多组;C组:超过4天排便1次,即排便频次减少组。以收集的婴儿粪便为样本,采用16S rDNA分析肠道菌群组成,使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质谱法测定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含量,通过R软件及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排便频次婴儿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的构成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排便频次减少组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下降(P<0.05),排便频次增多组中个体间微生物群落异质性较大。排便频次增多或减少婴儿组中厚壁菌门有显著下降(P<0.05)。在属水平,正常组和排便频次增多或减少组婴儿粪便中的优势菌属不同,正常组和排便频次减少组以Bifidobacterium为优势菌属,排便频次增多组优势菌属为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1;在属水平TOP20的差异肠道微生物正常组为Phocaeicola、Blautia、Streptococcus,排便频次增多组为Clostridiumsensu stricto,排便频次减少组的差异菌属为Ruthenibacterium、Anaeromassillibacillus。2.粪便短链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乙酸在正常组中比例>80%,均较排便频次增多或减少组高,排便频次增多组与正常组的粪便短链脂肪酸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比正常组减少,异戊酸在排便频次减少组较正常组及排便频次增多组显著增高(P<0.05)。3.在排便频次增多组中粪便初级胆汁酸CA、CDCA、GCDCA的含量比正常组升高,其中CDC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排便频次减少组中C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4.相关分析提示与差异肠道代谢物异戊酸呈负相关的正常组差异菌为Blautia、Paraprevotella、Desulfovibrio,与差异肠道代谢物CDCA、CA呈负相关的差异菌有 Ruminococcus、Agathobacter、Anaerobutyricum、Anaerostipes、Paraprevotella等5种。[结论]1.1~6月龄纯母乳喂养排便频次增多或减少组与正常组婴儿的肠道菌群及其共代谢物存在较大差异。2.Anaerobutyricum、Ruminococcus、Blautia、Agathobacter,以及一定比例的肠球菌、Phocaeicola在维系肠道菌群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CDCA是排便频次增多组的差异代谢物,异戊酸、CA是排便频次减少组的差异代谢物。4.与差异代谢物呈负相关的差异菌属有Blautia、Paraprevotella、Desulfovibrio、Ruminococcus、Agathobacter、Anaerobutyricum 和 Anaerostipes 等。为临床使用最有效的益生菌,和/或改变差异代谢物在结肠的分布水平恢复婴儿正常排便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资源建设能解决学校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的资源挖掘能力不足、选材拼凑凌乱等问题,是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保障。本研究团队以三教改革为建设思路,在原在线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二课程、八章节、四模块的思政数字化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思政能力,为更好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下坚实基础。
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强力-电耦合特性的功能材料,其作为核心元器件在微电子电工、高精度传感器、换能器、储能装置等高新机电设备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目前,人们对于铁电材料的力-电宏观行为,以及单一场下的微结构特征、细观畴变等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铁电材料智能器件服役于极端多场环境,复杂外场诱发的材料内部微结构的演化——畴变和相变过程,直接影响到该类功能材料的电学、力学性能以及力-电耦合行
歌剧改革事件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以作曲家格鲁克的这一次改革新浪潮为后世作曲家们带来创作灵感,也为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增添了一笔新色彩。格鲁克的音乐美学中主张音乐服从戏剧,讲究简单朴实自然的音乐表现。国内外论著中对于格鲁克“歌剧改革”的论题有各种切入点,不管是期刊还是论文著作中,大多数都是以音乐美学的角度探析其歌剧创作的思想。本文主要通过这部《奥菲欧与尤丽迪茜》歌剧其中的两首咏叹调
<正>【活动理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来自人际边界模糊不清、想要干涉别人的边界或被别人干涉自己的边界。阿德勒提出“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分清人际边界的方法——课题分离。课题分离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人们要区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做到只为自己的课题负责,不干涉他人课题。通过课题分离的
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分为“校字”“释义”“附录”三大部分。学界目前的研究,集中于“释义”部分的理论阐发,且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校字”和“附录”部分未作系统的论述,不能彰显《校释》的整体风貌;二是已有的研究多采用列举法,从“释义”中抽绎出一个个重要的理论观点,虽然颇有深度但相互间的联系并不凸出。其实,刘氏一生的学术研究,都与《文心雕龙》有紧密的联系,因而需要我们结合刘氏各个时期的著述,从整体
学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乡村社会的伦理与文化体系则是现代乡村社会的价值支撑。本文以乡村社会的转型为研究背景与研究前提,试图研究在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秩序由以伦理结构为主要支撑的传统形态向以融入公共性为核心要素的新型公共伦理秩序的发展与变迁。探索在以伦理关系为主
尽管历经了私有化改革浪潮,国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广泛存在,并以东道国国有企业和母国国有企业投资者两种角色活跃于国际投资市场中。前者是指东道国国有企业以吸引外资、管理外资或与外资竞争的方式参与国际投资;后者是指母国国有企业以新设、并购等方式开展海外投资。近年来,国有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所引发的身份问题、公平竞争问题和人权问题获得高度关注,甚至受到特别规制。本文旨在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在研析国际投资法规制国
将红学划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其背后则体现了索隐和考证两种不同的学术方法间的对立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这种二元对立的划分方式虽然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并不足以反映出纷纭复杂的红学世界全貌,以此作为学术分期的方式虽然有其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因素在内,但对于纷繁复杂的红学世界而言还略显简略与片面。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对红学学术史的宏观把握和重新分期的前提下,通过对相关红学文献的重新梳理,从学术观念变
抽象概念的具身表征观点主张,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一样都是具身于人类的身体经验之中,但与抽象概念具身表征有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以抽象动词为例,有研究确实发现运动系统在抽象动词加工中的参与,其他研究则没有。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词语运动特征可能是影响抽象动词具身表征(表征于运动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将抽象动词作为整体来探讨,忽略了词语之间的运动特征差异。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