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不断的发展和改革,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吉林地区高师院校美术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伴随着这些进步,笔者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发现随着美术专业的学生热衷于考研的同时,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层次并不理想,许多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力不足,就业能力较弱等现象。有些用人单位也反映,研究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并不是很优秀,适应能力及工作能力较差,没有充分的体现其自身价值。这些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作者试图探明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而研究针对问题的一些建设性的举措。本文主要通过对吉林省地区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位类型,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就业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吉林省高师院校的培养现状,总体情况良好,对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思路较为清晰,研究方向定位相对准确,导师层次较高。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的今天,作为学术型美术专业的研究生,目前的课程内容更新较为缓慢,在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中出现了断层;而就业的压力和社会的上对功利化的追求也深深的影响了在校的学生,导致他们盲目考研,并且影响到日后的学习,使他们对学历产生了功利化的追求,在学习过程中轻视学术研究和自身能力的培养。这些现象将影响到美术学院对研究生的培养,使得培养计划不能顺利完成。因此通过分析,笔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借鉴国内外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先进的培养经验,结合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联合就业部门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最大化地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完善研究生入学教育,并对学术型的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职业化培养,并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反馈一体化。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跟随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社会越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因此作为高师院校这类综合性大学,作为美术这一和社会百姓息息相关的学科,如何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美术人才也将成为任重而道远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也值得每一位美术人进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