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几类非线性矩阵方程的数值算法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线性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是近年来数值代数领域和非线性领域中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在结构设计,系统识别,动态规划,自动控制理论,振动理论,统计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博士论文研究了以下几类应用广泛的非线性矩阵方程:1.对称非线性矩阵方程:2.矩阵的平方根:X~2-A=0.3.二次矩阵方程:AX~2+BX+C=0.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第1章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发展概况.第2章、第3章、第4章主要研究了对称非线性矩阵方程,其中第2章分析了它的Hermitian正定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正定解的性质并给出了两个数值算法求它的最大Hermitian正定解.第3章对最大Hermitian正定解的敏感性和向后误差进行了分析.第4章讨论了更一般的对称非线性矩阵方程.2.在科学与工程问题中,求矩阵的平方根是常见的问题,其中Newton法是比较好的算法.然而,在每Newton迭代步解Lyapunov方程比较困难和运算量大,简化Newton法运算量小但数值不稳定.在第5章,将精确线性搜索与Newton法结合得到一个算法,该算法具有Newton法的优点且比Newton法有较高的效率.将精确线性搜索与简化Newton法相结合得到一个算法,该算法具有简化Newton法的优点且比简化Newton法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3.第6章、第7章、第8章主要研究了一般的二次矩阵方程.第6章在Newton算法、精确线性搜索和(?)amanskii技术基础上提出一个算法,它有局部立方收敛阶,比Newton算法有更高的效率.第7章提出不精确Newton算法,在每迭代步它不需要精确求Sylvester方程的解但算法有超线性收敛.第8章提出了最速下降算法,它有效避免了某些迭代值Newton迭代无法进行的情况.此博士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1047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532014的资助.此博士论文用L~AT_EX2_ε软件打印.
其他文献
为了探明延安地区马铃薯生产体系下较优的灌溉流量、水量及较合理的肥料用量。本文以陕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荷兰15号”脱毒种薯为材料,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充分灌水(100%ET_0)和当地推荐施肥量(F:N-P_2O_5-K_2O为240-120-300 kg·hm-2)为基础,3个灌水量(W1:100%ET_0;W2:80%ET_0;W3:60%ET_0)和3个施肥水平(F1:240-120-30
地震反射模式分析主要分析地层中不同反射元信号间的差异性,再将不同反射元划分到对应的反射模式中,从而获得目标区间的地质构造情况,为后续的油气开发提供指导意见。现有的地震反射模式分析大多是基于叠后数据的,与叠前数据相比,叠后数据在提升信噪比的前提下减少了数据量,但同时也模糊了地层中许多微小的信息,无法满足精细化解释的需求。本文直接从高维的叠前地震数据出发,通过对其进行纹理属性分析和提取,以保存地层中的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教育和学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此情况下,教师要对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和教学标准之后,有
在化学反应、热核反应、航空工程以及其他重要工程研究领域中,许多数学模型的解具有周期性、振荡性或者较明显的指数形态,通常由刚性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模拟。这些刚性系统的解难以解析求解,需要利用适宜数值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同时,与系统解的性质密切相关的某些参数,如振荡的频率、周期等,有时可根据实际问题提前预估。因此,合理利用这些参数,从而构造出适宜求解具有此类型解的模型的数值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函数拟合方法
目的 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
提出了自励磁的产生条件 ,完善了以前在一定假设条件的自励磁产生条件 ,并通过算例证实了它的正确性 .为电机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
中国传统工笔画自春秋战国时期雏形初显,到秦汉时代加入赋色,魏晋南北朝分科发展,经历了宋代的鼎盛,明清的衰落,发展至今已成为最成熟的画种之一。20世纪末在东西方文化的碰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学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当前中学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的可接受性脱节。德育内容没有根据
以CATIA为平台,进行某商用客车车架的虚拟装配路径规划,并完成装配路径规划干涉检查与仿真,验证了所规划路径的可行性。与传统的装配设计相比,虚拟装配技术满足并行工程的要
健美操自1968年开始发展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在中国的发展也超过了 30年。自健美操这项运动跨入新时代以来,其成套动作逐渐往高、难、美、新的趋势发展。运动员具备强大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