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仲裁视角下“非法投资”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Des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Salini案被公认为第一次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中涉及到投资的合法性问题,自此以后“非法投资”与“投资合法性”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中得到审视。本文主要以国际投资仲裁为视角,以非法投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探讨国际投资仲裁中与非法投资有关的程序和实质问题及争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路径。文章的最后落脚我国,探讨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可能涉及的非法投资问题和预防策略。全文由五大部分组成。导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阐明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集中讨论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并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对文章的研究对象“非法投资”进行界定。该章的重点是讨论非法投资的认定标准和常见类型。首先,结合国际投资活动的法理、国际投资法律规则以及国际投资仲裁庭的解释观点,本文研究认为,非法投资的认定标准应为投资东道国的法律。也即,从广义上讲,违反东道国法律的外国投资属于非法投资,但非法投资的具体情形可能因国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其次,通过具体结合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事实,该章大体上将非法投资划分为商业活动本身非法、投资取得手段非法、违反投资准入要求、违反所有权限制以及手续错误等几种类型,从而将非法投资这一全文的核心概念具体化。文章的第三部分由第二章和第三章两个章节构成,这两章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与非法投资有关的程序性争议和实质争议。其中,第二章主要研究非法投资在国际投资仲裁中与仲裁程序有关的争议,主要包括两大问题。首先,有关非法投资在仲裁程序上的法律后果的定性。对此,本文研究发现,非法投资在仲裁程序上既可能构成管辖权障碍也可能构成可受理性障碍或者对实体裁决产生不利影响,但要根据个案中东道国对程序权利的运用和投资协定的条款设计来具体判断。其次,有关东道国针对投资者不当行为提出仲裁反请求的管辖权。对此,本文研究认为,东道国是否享有反请求的程序权利以及仲裁庭对反请求是否具有管辖权不可以一概地依据传统经验而否定,要根据个案中投资协定的争端解决条款来具体判断。第三章主要研究非法投资在国际投资仲裁中涉及的某些实质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最惠国待遇条款能否被投资者用来豁免投资合法性要求。对此,本文经案例分析发现,仲裁庭倾向于否定回答,且结论较为一致。第二,仲裁庭据以认定非法投资存在的证明标准。对此,本文经过不同案例的对此发现,尽管仲裁庭使用了不同的术语表达,但实质上倾向于采用“令人信服”的根本标准。第三,不同情形的非法投资对东道国法律的违反程度的区分。对此,本文经过对案例的筛选和分析发现,仲裁庭一致赞同只有严重的违法行为才能产生影响仲裁程序或实体结果的法律后果,且仲裁庭逐渐倾向于要同时考察投资者行为和东道国法律的双重严重性。最后,禁反言能否被投资者用来豁免投资的非法性。对此,本文也经案例总结发现,仲裁庭通常认可禁反言的适用空间,但也指出对于严重违反东道国法律或者国际公共秩序的投资则不能援引禁反言豁免其非法性。文章的第四章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在前文第二、三章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第一节旨在探索国际投资仲裁在非法投资问题上可以完善的空间。对此,本文的案例研究表明,仲裁裁决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在于个案情况的差异,但国际投资协定的非对称性是法律适用背后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主张应适当改革争端解决条款并逐渐增加投资者义务条款,从而从源头上抑制非法投资。其次,第二节主要探讨我国在新型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体系下可能需要关注的非法投资问题,并分别从投资东道国和投资母国两个角度提出预防之策。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的重新梳理和高度总结,重申本文各章节研究的重点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对我国未来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本血液病中心P53基因缺失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10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1例无P53基因缺失与32例P53基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的国家基础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种现状,教育部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1]增强课程对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这个前提下,学校可以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即为校本课程,其主要功能就是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
江浙地区水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只有少部分作为粗饲料用于饲喂反刍家畜,大部分未能合理高效利用,常被丢弃搁置于田间,引起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能将当地水稻秸秆合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英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1)翻译与传播具有共同的本质,即通过符号的转换实现信息交流。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因此是一种特殊的传播。传播学为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视角,深化了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全面研究;(2)传播学通过对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分析,总结传播规律,力求传播效果最大化。近些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译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传播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多,人们对汽车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防撞雷达以道路其他车辆及周围环境作为目标,利用电磁波作为探测载体,测量道路上目标车辆的距离、速度和角度。毫米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超声波、摄像头等传统传感器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更强,逐渐成为传感器的首选。传统的汽车防撞雷达多数采用三角波调频,多目标下存在较多的假目标。近年来防撞雷达由三角波调频逐向锯齿波调频过渡,虽然
21世纪是中国造船工业具有历史性发展的时期,2010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日本,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并连续保持多年。伴随着造船工业发展而来的是我国船厂与外国船东与日俱增的船舶建造纠纷,造船合同起到关键作用,选择一个公平、合理的标准造船合同十分必要。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推出的“BIMCO标准新造船合同”(NEWBUILDCON)是许多外国船东的不二选择,但作为保护船东利益的N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由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先后发生退变而引起视力损伤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目前为止尚缺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前期实验表明枸杞提取物枸杞多糖对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水资源短缺正严重影响着花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辽宁省花生主要产区集中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生长面临着干旱少雨等极端天气。如何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稳定花生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目前辽西地区花生生产的主要任务。调亏灌溉是一种利用作物自身生理特性,有效利用水分的灌溉方式,在果树和大部分旱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以往对调亏灌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生育
随着我国交通及体育等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骨缺损病例逐年增加,临床上对骨损伤治疗的要求日益迫切。骨损伤治疗的药物主要解决损伤修复及预防术后感染这
医学诊断领域面临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数量较多及诊断过程低效等实际问题。计算机辅助乳腺癌图像识别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现有研究工作主要使用单类别特征完成乳腺癌图像识别,未充分利用异构图像特征间蕴含的跨模态病理语义、特征在决策时的互补性及多组预测结果间的集成性。为此,提出基于多阶段多特征深度融合的乳腺癌图像识别模型,它是多特征融合方法(先融合、中融合和后融合)的有机结合。主要工作如下:(1)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