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热舒适度及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研究——以太原市六十三中学教学楼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建筑,随着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颁布,北京、上海等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相继推出,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自然因素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首先,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热舒适影响因素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室内热舒适的自然气候因素分别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分析了室内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通风因素等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分析美国、日本、台湾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有关室内热环境方面的要求,同时列举分析了国内通过绿色建筑评估的中学在室内热工环境方面的设计手法。其次以太原市六十三中学教学楼为例,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研,总结分析教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热工环境状况。再次,运用计算机软件结合太原市气候对教学楼太阳辐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等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最后,总结了在太原市气候条件下的提高教学楼室内热舒适度的建筑设计方法。   本文对提高教学楼室内热舒适度的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连续多年出台关于村庄规划建设的文件,旨在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然而现实中,村庄规划由于存在缺少产业发展研究,盲目套用城市规划方法,重图纸表现、轻实际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崛起、节能减排及健康促进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自行车由于其自身的绿色、低碳节能、零排放特征,加之骑行活动本身对居民的身心健康起
由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消失殆尽和小微型产业建筑的兴起,本文通过提炼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挖掘其与农村小微型产业建筑的契合点,探究切实可行的传承策略。笔者在河
在高速城市化模式面临转型发展的当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如与之相结
城市中学是教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中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教学建筑作为城市中学的重要类型,又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已经得到了社
大学是一个制度化的文化传播和社会交流的机构,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最重要的两项社会职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核心。大学校园是其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完善、舒适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环境逐步改善,但公共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居住区环境的公共服务配套设计缺失首当其冲。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现代既有建筑作为历史沉淀的物质实体,肩负着见证时代变迁和延续固有文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建筑和规划学者便开始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高层住宅进行研究和探索。高层住宅形态也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从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到1933年的《雅典宪章》,都选
理性主义设计风格是建筑学范畴非常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历经多年多种思潮涌现,它们所提供的观念和方法,对我国建筑理论建设和现实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本文基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