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高校综合楼设计研究——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大楼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一个制度化的文化传播和社会交流的机构,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最重要的两项社会职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核心。大学校园是其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完善、舒适的校园建筑能够有效促进大学职能的实现。而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协作、地域文化发掘是当今知识创新的重要诱发因素。综合楼是大学校园中最为重要的集多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通过相关功能的综合、空间模式的改变达到促进学科融合、增加内部交流的目的。当代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校园综合楼的快速建设,由于建设工期短、设计理念滞后、市场功利心等因素带来了综合楼综合性差、环境协调性不高、有效交往空间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山地校园环境中,结合其土地资源有限、步行体系为主、基地地形变化、景观资源丰富等特点,综合楼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流线组织上都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值得深入的研究。  文章首先梳理高校建筑发展历程,提出综合楼建筑在当代教育追求创新理念的背景下的实践意义,并将研究视角进一步缩小到山地高校的综合楼建筑上,通过对山地高校与综合楼建筑的关系梳理,明确山地高校综合楼建筑的意义和独特的山地适应性特点。  其次通过对重庆、深圳、香港三地十几栋山地高校综合楼从建筑布局,空间组成、流线组成、生态节能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其他相关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概括出了目前山地高校综合楼在与周边山地环境、功能综合性、内部交流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其发展的一些趋势。通过以上诸多调研总结和相关的理论的整理,从宏观维度——融入校园环境,中观维度——优化内部空间,微观维度——结构体系与建筑节能三个维度总结了山地高校综合楼的设计策略。  最后选取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大楼设计为案例,分析其在设计中对山地校园环境的融合方式、校园特色活动的组织方式、生态理念的贯彻方式、人文景观的体现方式,并通过对后期方案调整的研究提出了方案过程中相互沟通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中等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中等城市和周围农村的双重影响,其城镇特点和发展动力机制具有不同于一般城镇的特殊性。目前这类小城镇规划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和
儿童天生就爱好玩耍,他们在进行玩耍的同时,对自身智力、体力的发展都有所提升。儿童在户外进行活动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城市中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通常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资源环境利用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空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以及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必然
为了缓解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引发的众多城市问题,自行车交通系统和绿道网络的倡导与构建俨然已为国内外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
学位
中共中央连续多年出台关于村庄规划建设的文件,旨在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然而现实中,村庄规划由于存在缺少产业发展研究,盲目套用城市规划方法,重图纸表现、轻实际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崛起、节能减排及健康促进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自行车由于其自身的绿色、低碳节能、零排放特征,加之骑行活动本身对居民的身心健康起
由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消失殆尽和小微型产业建筑的兴起,本文通过提炼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现代价值,挖掘其与农村小微型产业建筑的契合点,探究切实可行的传承策略。笔者在河
在高速城市化模式面临转型发展的当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如与之相结
城市中学是教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中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教学建筑作为城市中学的重要类型,又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已经得到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