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的条件和过程——把听力教学整合到阅读中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对于任何一门语言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虽然在母语学习中听力是很自然也很容易的技能,但是在二语或外语学习中,听力则极容易造成困难和障碍。在关于外语和二语学习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理论和观点,不同理论和观点又导致了听力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在当前听力教学环境下,听力长期被忽视和想当然化。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外语学习者听力水平差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提高听力的途径,因而阻碍了他们外语学习,使他们不能迈上新台阶。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听力。先是回顾了二语学习中的认知理论,从而奠定外语听力中的条件和过程的理论基础。接着又分析了二语听力相对于母语听力以及母语或二语阅读所形成的本质和特点。根据认知学习基本理论和二语听力的本质和特点,详细论证了外语听力中的条件和过程,并且进一步提出一套提高听力以及整个外语学习能力的实际可行的模式。个案研究的结果证明了此套模式既可行又有效。 本文结构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介绍听力研究和教学实际的背景。第二部分回顾了二语学习中的认知理论以及对于听力的启示。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二语听力的条件和过程。第四部分提出一套听力学习的模式。第五部分是个案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自主学习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然后根据自主学习环境的定义,提出了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入手,建设大学英语自主学
尤多拉·韦尔蒂成长于现代意识浓厚的“新南方”,是一位声誉遍及世界的美国当代女作家。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起之秀,她继承了美国南方文学的悠久传统,发扬了福克纳的艺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CALL)同外语教学理论在外语实践教学中的结合,希望写作过程教学法同BBS的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外语写作课的教学质量。论文首先讨论了写作过程的本
美国文学自其殖民地时期初具雏形至今已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变得日趋成熟。而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预示社会发展方向的一面镜子,美国文学也体现出美国人独特的哲学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其语言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高超艺术成就的作品,在古代文学史及戏剧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