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miR260-16和Csu-miR260-18转基因水稻分子特征和种子低萌发率分析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su-mi R260转基因水稻具有很好的抗虫效果和产业化发展的潜力,但是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两个株系插入序列的分子特征不清楚,且具有萌发率下降的表型。本研究以Csu-mi R260转基因水稻的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两个独立株系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特征,基因组变异特征,mi RNA以及前体表达特征和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特征,为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抗虫RNAi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TAIL-PCR技术和基因组重测序同时对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两个株系的T-DNA插入位点进行了鉴定,发现Csu-mi R260-16的插入位点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位于1号染色体的11863348和11863480,替换了基因组133 bp,转入的T-DNA序列左边界缺失27 bp,右边界缺失54 bp。Csu-mi R260-18的插入位点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位于4号染色体的31311317和31311395,替换了基因组78 bp,转入的T-DNA序列左边界缺失170 bp,右边界缺失24 bp。2.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野生型中花11、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变异特征,以日本晴基因组为参考,发现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的SNPs分别为194172个,193030个和193289个;In Dels分别为41218个,40610个和40551个;SVs分别为6401个,6287个和6241个;CNVs分别为4868个,4794个和3852个。其次发现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的SNPs,In Dels均在6号染色体中部和11号染色体末端有较高密度的分布。使用中花11与3000份水稻重测序数据库过滤差异的SNPs,In Dels后,发现Csu-mi R260-16和18中特有的SNPs和In Dels分别为17688和10763个,共有的SNPs和In Dels分别为9742和6036个。Csu-mi R260-16和18中过滤后的SNPs和In Dels变异均在11号染色体末端有较高密度的分布。3.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 PCR)和茎环实时荧光定量PCR(Stem-Loop RT-q PCR)分别对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两个转基因水稻中Csu-mi R260插入序列的表达情况和剪切后的ami R260s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Csu-mi R260插入序列和剪切形成的20 nt和21 nt两个成熟ami R260s在Csu-mi R260转基因水稻苗期的根、茎、叶中表达且无组织表达特异性。4.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发现中花11,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的萌发率分别是95%,60%和40%。采用1μM ABA对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进行萌发处理,发现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萌发率均降低;在10μM ABA处理下,萌发率更低。采用1μM和5μM GA分别对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进行萌发处理,发现1μM和5μM GA对Csu-mi R260-16的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Csmi R260-18不显著。采用1μM和5μM ABA抑制剂分别对中花11,Csu-mi R260-16和18进行萌发处理,发现1μM和5μM ABA抑制剂对Csu-mi R260-16和18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5.根据Csu-mi R260-16和Csu-mi R260-18转基因水稻插入位点两侧基因特征和差异表达结果,构建侧翼序列中差异表达的两个基因LEA9和STPK的CRISPR/Cas9敲除转基因水稻材料,并获得具有编辑效果的转基因水稻株系。
其他文献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自然界中发现类黄酮含量最丰富的植物之一,二氢杨梅素是其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组分,具有抑菌、降血糖、降血脂、抗高血压、抗氧化、护肝、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前期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在不同成熟度藤茶叶片中的含量相差接近4倍,但其差异显著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以不同成熟度藤茶叶片为材料,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二氢杨梅素的含量,采用转
学位
通过对汝城小黄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汝城小黄姜’是汝城县广泛栽培的原产于汝城县的优良生姜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化栽培已持续了20多年,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汝城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生姜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生姜姜瘟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是汝城生姜种植户急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通过对汝城县生姜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姜瘟病的调查,了解汝城姜瘟病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姜瘟病的分离鉴定,并进
学位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Lem.)A.C.Sm.)为常绿木质藤本野生植物,其果实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2020年湖南通道县黑老虎果种植总面积已达1万亩,2018~2020总产量复合增长率达60%。通道县黑老虎果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缺少品质综合评价研究,缺乏优良品种选育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解构通道县黑老虎鲜果内在特点与外在优势,为其种质资源挖掘、良种优选以及品质评价分级提供
学位
刺葡萄是我国优质的野生种质资源,多省份均有分布,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向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果蔬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与日俱增。本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刺葡萄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刺葡萄粉,并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开展了刺葡萄粉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开发新型刺葡萄产品,并为促进刺葡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喷雾干燥刺葡萄粉工艺优化:(1)刺葡萄汁制备:以
学位
湖区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区生态景观在对湖区水体质量、生态环境的净化、小气候的改善、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艺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好材料,兼具多种功能。农业生态庄园其实是兼具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双重属性,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涓湖田园生态庄园是集湿地景观与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庄园,具有良好的本土条件与资源优势来发展农业与
学位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国内葡萄主栽产区种植户因过量和盲目施用化肥,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以大田10年生‘红宝石无核’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施用不同氮含量的套餐肥,以研究氮肥减量对树体营养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撒施减氮试验:1.1撒施普通化肥对照、撒施等氮量掺混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与对照相比,树体全生育期磷素吸收量差异显著,修剪枝条和果实的干
学位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早稻具有较强的温度敏感性、较弱的光敏性、较短的生长期等特点。由于早稻生长季节阴雨天频率高,使其大田氮素调控的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滞后于中稻和晚稻,且因过量施肥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广泛存在。为了阐明氮素对超级早稻光合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揭示超高产早稻施用穗肥的必要性及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栽培方式。因此本研究以筛选出的超级早稻品种:大穗型中早39、多穗型陵两优268和穗粒兼顾
学位
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Maxim,1881))是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黍亚科(Panicoideae)高粱族(Trib.Andropogoneae)芒属(Miscanthus(Andersson,1856))的一种多年生C4草本植物,其具有生物质产量高、光合效率强、纤维素含量高和抗寒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和生态修复植物。作为芒属的广
学位
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我国首位。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中关键的一环,割台作为玉米收获机械的关键部件,影响着玉米机收的收获方式、收割质量、作业效率与性能。籽粒直收可以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是玉米收获的发展趋势。南方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在玉米进入收获期时,其籽粒含水率在25%以上,直收时会造成籽粒破碎过高,制约了南方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
学位
蛋白桑,即饲料蛋白桑作为一种新型高蛋白饲料,其发展潜力巨大,主要用于畜禽饲料,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与饲料短缺的矛盾,还可以提高家畜的肉质安全性及口感。然而南方特有的丘陵山区地形严重限制了蛋白桑机械化收获,蛋白桑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本文根据蛋白桑种植及收获的农艺要求,针对蛋白桑收获全程机械化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拟定开发设计一款通过性好、适用性强、性能稳定的蛋白桑联合收获机,并可一次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