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环氧胶粘剂的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中目标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用于隐身技术的雷达吸波涂层耐高温性和力学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吸波涂层一般由胶粘剂、吸收剂以及各种助剂组成。胶粘剂是吸波涂料的成膜物质,它决定着涂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为制备耐高温的吸波涂层,实现在高温下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胶粘剂至关重要。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粘接力高,强度好和价廉等优异特性的通用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但是其耐热性不够理想,提高其耐热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一种加成型聚酰亚胺的中间体,分子两端以不饱和马来酰亚胺环为活性端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等特点。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制备一种环氧—亚胺胶粘剂,可获得耐热性高、粘接力好、综合性能优异、工艺性良好的胶粘剂。但环氧树脂固化后质脆、耐冲击性差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那些需要高抗冲击及抗断裂性能的场合下的应用。用端羧基丁腈橡胶增韧,可有效的克服其缺点。 本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 一.耐高温环氧胶粘剂的制备。用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对酚醛型环氧树脂(F-51)进行改性,合成了耐高温环氧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固化工艺是在180℃下固化2个小时:胶粘剂中BMI含量越高,其附着力越大,热分解温度越高,耐热性越好,但剪切强度较差。借助于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等现代测试手段探讨了环氧胶粘剂固化反应机理。 二.耐高温环氧胶粘剂在吸波涂层中的应用。为增加吸波涂层的韧性,采用型号为1300*13的CTBN来改性E-51环氧体系。为使吸波涂层达到隐身的需求,CTBN的含量为10%(相对于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固化体系的固化工艺:150℃时固化1个小时。热重分析显示该吸波涂层热分解温度545℃,最快分解温度591℃(余重96.59%),说明吸波涂层有良好的耐热性。
其他文献
O-连接的β-N-乙酰葡糖胺(O-GlcNA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翻译后修饰。尽管蛋白质上的这种修饰丰度极低,但O-GlcNAc修饰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基因转录到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等都有着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的参与。研究表明蛋白质上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异常与许多人类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类疾病及癌症等密切相关。由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处
学位
生物样品的分离分析是当今生物化学、基因工程、药物领域中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目前,对大分子生物样品如蛋白质以及小分子生物样品如生物碱和胆固醇的分离与检测成为人们最感兴
二噻吩乙烯衍生物具有灵敏的光响应性能、良好的耐疲劳度与热稳定性,在信息存储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应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可以克服传统荧光染料固态或成膜状态下荧光聚集淬灭的
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作为人体内极其重要的三种硫醇,当其含量超过一定范围的异常波动,就会引发一些生理疾病。而在环境科学中经常被提及的苯硫酚类化合物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但其属于高毒类化合物。因此,近些年来,设计合成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识别含-SH类化合物的探针成为超分子化学中主客体识别的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过反应型识别生物硫醇的探针,其中,基于芳香族亲核取代的识别机理被广泛研
当下很多媒体人在谈到传统媒体新闻和新媒体信息竞争上容易得出较为悲观的结论。还有很多人以国外传统媒体的运营困境作为例子,套用在国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上,武断地认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合成了亲水性可聚合离子液体 ACIMBF(1-丙烯酰氧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并采用反相微乳液的方法实现了其与丙烯酰胺的共聚。讨论了HLB值、油水比、引发
介电弛豫谱在研究胶束、反胶束及微乳体系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采用介电弛豫方法研究了AOT/water溶液两相体系在不同浓度、温度以及对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的介电弛豫行为,发
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优异的表面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分子可设计性等使其成为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绿色表面活性剂之一;季铵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毒性
上转换发光材料是指在长波辐射激发下发射出高能量短波辐射的一类发光材料,其过程遵循反Stocks发光定律。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射带窄、光学稳定性好、发光寿命长、对生物组织穿透能力强、潜在生物毒性小、自体荧光小等优势,现已被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载药、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本实验制备了 NaYF4:Yb,Er@NaYF4:Yb上转换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于药物负载的研究。以稀土硬
学位
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过渡金属离子和芳香羧酸为研究目标,同时引入一些共配体如1,2-二(4-吡啶基)乙烷(bpe=1,2-trans-bis(4-pyridyl)eth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