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具有认知功能。通过识别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者能有效获悉不同说话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和建构差异。隐喻又具有修辞功能。话语中的修辞隐喻主要是为了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对“中美贸易摩擦”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及修辞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取中美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其中中方语料选自《人民日报》,共31篇,约22000词;美方语料选自《纽约时报》,共19篇,约22000词。通过对中美语料的对比分析,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中美主流媒体在“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报道中分别有哪些概念隐喻?(2)中美媒体报道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有何异同?(3)在中美媒体语料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修辞功能有何差异?本文采用MIPVU进行隐喻识别及归类,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从贸易活动、贸易参与者、贸易措施、贸易市场等九方面,分别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美语料中的概念隐喻及概念隐喻功能,得出如下结论:(1)中美媒体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报道均有大量概念隐喻,其中,上/下、大/小及前/后等与话题无直接相关的隐喻均出现在中美语料中。中方语料与话题直接相关的主要有旅程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机器隐喻、容器隐喻等;美方语料主要有战争隐喻、运动隐喻、旅程隐喻、恶霸隐喻、竞争隐喻等。(2)美方语料概念隐喻数总体多于中方。其中,与话题无直接相关的隐喻在中美语料中无明显使用差异。与话题直接相关的隐喻中,中美方媒体在贸易措施、贸易参与者及贸易市场三方面的隐喻建构差异性最大。中美话题相关概念隐喻在各方面的异同分别体现在:相同话题,中美概念隐喻迥异。不同概念隐喻传达的观点重要性也有所差别;不同话题,中美媒体隐喻大多不同,偶有相似;相同概念隐喻,中美侧重点不同;不同概念隐喻,有时有所关联。(3)中美语料中与话题无直接相关的概念隐喻无修辞功能,认知功能无差异。与话题直接相关的概念隐喻,其认知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具有“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或“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功能的中方概念隐喻多于美方;具有“隐喻作为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或“隐喻用于类推说理”功能的美方概念隐喻均多于中方。总体来看,中美方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丰富性相同。与话题相关的概念隐喻,其修辞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具有“使言语更生动形象”,“强调及提高语言吸引力”或“增加精确性”功能的中方概念隐喻均多于美方。总体来说,中方概念隐喻的修辞功能比美方丰富。此外,中方语料中的修辞表达更为生动精确,富有想象力。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讨论语言传递出的观点、背后的思维模式以及话语中隐喻词汇选择的特征和功能。本文采用概念隐喻理论作为经贸媒体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具有较大的普适性,为经贸媒体话语分析提供了可供操作的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