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并且流动性大,伴随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流动儿童群体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家迁移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在流入地生活,“侵入者”的身份使得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时处于被动。由于户籍制度、家庭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流动儿童面临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发展。因此,改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对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本文利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认为通过构建父母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促进改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以广州市S社区社工机构的实务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立足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视角,通过无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社区内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不足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教育资源不足现象明显,表现为学校教育资源受限、家庭教育资源薄弱以及社区教育资源未发挥作用。基于流动儿童父母及社区潜在的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构建流动儿童父母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邻里互助、志愿者支持、社区组织支持以及社区支持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教育经济资源、积分入学信息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根据实务介入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建议,通过增强机构职能建设、提升服务对象参与度、发展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发挥机构的政策倡导功能,以更好地构建流动儿童父母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改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其他文献
当边跨与中跨的跨径之比(边中跨径比)较小时,斜拉桥为极度不对称结构,但在一些受条件限制的工程中,这种结构却是一种可适应需求的结构形式,因此对其不同的结构体系及力学性能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自锚式斜拉桥(即常规的斜拉桥)、主梁与锚碇分离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以及主梁与锚碇固结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三种结构体系斜拉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各自适宜的边中跨径比范围,并分析了边中跨径比及主梁类型变
决策是公共领导的重要职能,提升决策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传统公共决策研究可以被归纳为理性假定的视角、数理优化的视角以及政策议程和参与的视
斜拉索索力直接影响斜拉桥的受力状态,在不同的索力组合下,斜拉桥结构的力学行为会有明显差异。斜拉桥索力的优化计算是斜拉桥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索力的优化设计可改善斜拉桥的结构状态。论文以某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算法和施工阶段张拉索力求解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以及确定合理施工状态常用方法进行总结,为论文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间充质干细胞(MSCs)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常从骨髓中分离得到,具有贴壁、自我更新、在体内外能向所有中胚层来源的细胞和部分外胚层细胞(如肌肉细胞、神经元和上皮细胞)分
目的探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112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学指标。结
目的:通过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Non 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s,non-SOJIA)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以进一步明确细胞因子在non-SOJI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近年来,智能机器人抓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它能够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工作,在工业分拣、农业采摘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机器人抓取技术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完成抓取目标物体的这个任务会受到被抓取物体本身的外形、姿态及其复杂的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很难用传统的公式来计算。过去大多数研究是利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技术,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智能化程度还是不高。机器人的抓取操作需要机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模式进行研究,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十
实现国家工业化继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思想基础,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进行了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本文将时间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到1952年底,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展开研究。本文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这一时
对制造企业来说,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都是保持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能够同时拥有两种优势的企业能够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某些企业开始效仿追随国外优秀企业的典型成功案例,如施行精益化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制造目标不仅仅是生产低成本高质量产品,而是将提高企业价值作为主要战略目标。我国大型企业效仿精益生产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许多中小企业也开始跟随并使用精益化生产,由于会计管理方法仍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