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山心白话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右江沿岸平果县山心白话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描写,并进行了山心白话的历时比较与共时比较分析,力图全面揭示山心白话的特点,为广西粤方言综合比较研究、语言接触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介绍了平果山心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语言分布概况,对广西粤方言研究现状及平果语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同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以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平果山心白话语音研究。在全面描写山心白话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将山心白话与中古音进行了纵向对比,同时与语源地江门白沙白话语音、南宁白话语音进行了横向比较,梳理出山心白话与白沙白话、南宁白话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心白话的异读现象及差异性原因,得出山心白话语音受到了壮话和南宁白话较大影响的结论。
  第三章,平果山心白话词汇研究。分别从词汇构成、词形词义特点和构词理据三个方面讨论了山心白话的词汇特点。山心白话词汇最明显的特征是存在大量的壮语借词和古语词,以及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方言词。
  第四章,平果山心白话语法专题研究。主要探讨了山心白话的封闭性词类、动词的体貌特点以及几种常见的句式,与普通话及南宁白话语法特点各有同异。
  第五章,结语。对山心白话与语源地江门白沙白话、南宁白话在语音方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山心白话受南宁白话、周边壮语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相关讨论,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其迁出语源地一百多年来语音发展演变的成因,以及受到周边壮话和南宁白话影响的特点;同时对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最后附录山心白话同音字表。
其他文献
统筹兼顾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统筹兼顾方法具有深厚的元哲学意蕴。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对统筹兼顾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期对统筹兼顾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满足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方法论的需要。  统筹兼顾方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哲学基础的阴阳五行学说浸润着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它形成了中华民族统揽全局、兼顾各方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的转型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原来自上而下的压力型管理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民主化治理模式作为化解干群矛盾、调解人民内部纠纷、促进经济发展、遏制腐败的最佳制度选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尽管我国的村民自治实践开始于1978年,至今已逾30多年,然而刘楼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并不容乐观。“村民自治”
学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人众化时代的剑米,高校辅导员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工作内容更加繁多,工作事务更加繁杂,高校扩招带给辅导员的压力前所未有。强大的工作压力与繁忙的工作事务,特殊的职业要求使得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职业倦怠现象凸显山米。为了掌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一手资料,针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提出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把研究视角放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这个层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派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且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活动。西部计划政策的实施鼓励青年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就是其职业价值观外在动机体现的过程,而这种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需要不仅是其职业价值观的内在源泉,同时也是大学生行为的根本动力。  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对大学生需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单方面研究,虽有学者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理论关系,但运用实证研究来揭示二者关系的深层次探讨涉及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大学生需要问卷、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调
高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学术界将更多的眼光集中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青少年在接受民族团结方面教育的延续,与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高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不能忽视的。兵团高校地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高校,有义务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兵团组织,有责任发挥兵团组织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梳理马
学位
哈罗德·布鲁姆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位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布鲁姆的研究重心转向了文学经典体系及经典阅读问题。“经典”作为权威、典范的文本这一概念在中西方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经典”一词的内涵一方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时代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长期以来,受到本质主义影响,经典被人们视为可以持续教诲后人的永恒真理。西方经典的概念具有宗教和法律意义上
学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使用计算机作为最基本的工具,来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同样,在信息处理领域,藏文信息处理也从原来的文字处理转向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层面。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处理技术都是在基于词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和处理的。单词分为实词和名词短语。其中,名词短语依附于实际的单词或句子,代表语法意义。它们不能单独作为句法成分使用,是模棱两可的,不能在不同的语境中
学位
李善注征引繁博,寻渊探源,保留了大量古籍,留存旧注共二十余家,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其中张衡《二京赋》薛综注、左思《蜀都赋》《吴都赋》刘逵注和《魏都赋》张载注凭借《文选》李善注得以保存。刘逵注和张载注立足于传统的训诂体式而又对注释方式有所发展,在注释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论文共分为四章。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对比的角度对旧注和李善注进行考察,并结合文本总结出薛综、刘逵和张载的注释特
学位
《文心雕龙》虽如刘勰在其《序志》所言,是一部探讨写作规律的指导性专著,但因其“体大而虑周”,论述了包括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批评论等内容,即涉及诸文学理论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故而又被定位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理论著作。作为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蕴含着丰富的鉴赏批评思想和批评实践,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以及当代批评中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