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汞是环境中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汞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人为汞排放源,控制人为汞排放源可有效控制环境中汞量的增长。低热值煤发电由于掺烧汞含量较高的煤泥等而成为人为汞排放源之一,但目前文献上关于煤泥中汞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数据严重不足,制约了煤泥燃烧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的发展。因此本论文对煤泥燃烧过程中汞的迁移行为及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程序升温热解-元素汞检测系统(TPD-AFS)研究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是环境中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汞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人为汞排放源,控制人为汞排放源可有效控制环境中汞量的增长。低热值煤发电由于掺烧汞含量较高的煤泥等而成为人为汞排放源之一,但目前文献上关于煤泥中汞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数据严重不足,制约了煤泥燃烧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的发展。因此本论文对煤泥燃烧过程中汞的迁移行为及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程序升温热解-元素汞检测系统(TPD-AFS)研究了煤泥中汞的赋存形态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煤泥中含有盐酸可溶态汞,有机结合态汞,黄铁矿结合态汞和硅酸盐结合态汞。煤泥中汞的主要赋存形态是黄铁矿结合态汞,其次是有机结合态汞,硅酸盐结合态汞含量最小。煤泥中的盐酸可溶态汞在150-450℃左右释放,黄铁矿结合态汞在450-750℃左右释放,硅酸盐结合态汞的释放温度为950-1150℃,有机结合态汞的释放温度在200-450℃之间释放。采用程序升温热解-元素汞检测系统(TPD-AFS)研究了两个选煤厂煤泥的汞释放特性。考查了气氛、升温速率、加热温度等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汞转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温度下,空气气氛更有利于低温条件下汞的释放,同时元素汞的释放量减小。在5、10和20℃/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速率对煤泥中汞的释放特定温度区间没有明显的影响,较高的升温速率对煤泥中汞的释放起到促进作用。提高热解温度可以缩短汞的释放时间。加热温度越高,汞的释放时间越短。利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和TPD-AFS技术研究煤泥中汞的热转化行为差异及共性特征,影响煤泥热转化过程中汞迁移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同一种煤泥,相同气氛,800℃、900℃和1000℃下,燃烧温度对煤泥中的汞的释放比例没有变化;相同温度,汞的释放比例为氮气>空气>氧气。三种煤泥在相同燃烧条件下,汞的释放特征相似,元素汞的释放量和释放比例差异较大。释放量与煤泥中的汞含量正相关,释放比例与煤泥中汞的赋存形态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起重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金属结构的力学性能会发生退化,从而会降低起重机的安全性,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桥式起重机的安全问题机理复杂,影响众多,且各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本文考虑了桥式起重机结构安全评价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建立了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现场检测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理论对桥式起重机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微细加工技术是在微观领域相对于传统加工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在精密仪器、微小模型、航天、首饰、汽车领域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型零件在体积和形态微小化设计目标的驱动下,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芯片的集成以及半导体材料的形成过程等方向。本文通过实验获得微型零件,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零件形态和模型,并对零件的各项性能和参数进行了检测和验证。通过调控钴和石墨烯
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中的主要缓冲减振元件,其优秀的被动特性有助于保障和提升汽车的乘车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研究并提出一种被动特性更加优异的减振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仿生学思想应用到汽车减振领域,以袋鼠为仿生对象,在保留袋鼠腿结构比例的基础上将其抽象为带有阻尼弹簧的三连杆机械机构。本文在分析该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保留其优异的被动特性,并通过结构设计增强其稳定性,最终得到一种仿生三连杆式减振器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中国乃至全球的自动化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市场中控制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控制系统开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侧重监控性能的组态软件在控制功能上较为薄弱,修改控制系统需要编写脚本,需要专业的编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当控制系统发生改变时,需要对已经写入到下位机控制器中的源代码进行修改,不具备代码的重构功能,给作为非专业编程人员的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对于工程车辆的作业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车辆行驶和作业速度低、载荷大,驾驶员和乘员常全身暴露于低频大幅振动,导致作业效率低,甚至引发严重的振动职业病。在低频隔振研究领域,准零刚度的提出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近年来,通过将正刚度元件与负刚度元件并联而构成的非线性被动隔振器刚度元件已被证明是扩展带宽以抑制低频振动的绝佳方法。总结和展望了准零刚度隔振器未来的发展
高效液压喷涂机是现代涂装工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到军工航母小到制造建筑的各工业生产中都有应用。现有的国产液压喷涂机普遍存在能耗大、噪声大、工作温度高等缺陷,本文依托于中船重工长江科技有限公司喷涂机产品的改进项目,主要针对其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改进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液压喷涂机由电机、柱塞泵、阀控差动液压缸、喷枪、输料管和滤油器等组成。国内对喷涂机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作为港口最重要的装卸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港口能否正常高效的运作和实现货物贸易中转枢纽的作用。本文考虑到集装箱起重机的实际作业情况,围绕机构与结构两个方面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编制了相应的高效便捷的计算软件。为实现对集装箱起重机机构可靠性的分析,将其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大车行走机构以及俯仰机构进行机构组成的划分,并进行各个机构的故障分析,较为全面的覆盖了各部件故障形式。
设备在连续工作时易造成内部零部件过热损伤,造成部件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损坏,实现对部件发热状态准确、及时地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搭载视觉系统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了人工巡检中存在的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然而巡检机器人在对图像进行计算分析时受限于硬件水平,运行目标检测模型时检测速度和精度无法达到要求。为此,本文以YOLO v3算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部件目标
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通过预测系统剩余寿命,来识别和管理故障的发生,为系统稳定和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因此,PHM已成为电子、可靠性、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的热点研究方向,为设备的最优维修决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整个PHM系统中,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的预测研究是重点方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节
装备制造企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的大型制造企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设备。但是由于装备制造企业采购的物料多为单件小批和非标准产品,采购批量性较弱,在交易谈判时容易处于被动地位,也因此会产生采购物资质量和供应延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物资供应的中断,激发了装备制造企业对供应链风险识别及可靠度提升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供应链思想引入装备制造企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