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机构的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分析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定机构在各个国家、地区名称不一,却由来已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法定机构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我国引入法定机构的初衷,是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的探索。后来,自贸区、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需求又成为了法定机构中国化的催化剂。自2010年的首次成功实践,刚好10年时间,已发展至29家机构(其中有6家正在筹备中),职权涉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彰显了社会多元化、法治化、自治化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塑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虽然法定机构的中国化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毕竟实践时间太短,我国法定机构的理论研究还较弱,而且实践中也正面临去行政化、政策支持、普适性、分类发展等问题的考验。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法定机构的理论建构和中国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从中国实践来看,通过对我国内地现有的29家法定机构进行逐一分析,发现各地法定机构不仅存在上述问题,同时因为没有统一规范,法定机构在成立依据、登记方式、运行机制、职责权限上存在很大差别,仅有3家是依据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成立的,其余10家是地方政府规章、16家是规范性文件,职责权限上29家法定机构普遍承担辖区内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在登记方式上存在事业单位、公司法人、社团法人三种类型。虽然各地成立法定机构有各地的实际需要,但是同采用法定机构的形式,还是有共性的,而当下的这种无序化试点,仅靠各地之间的相互调研、借鉴来发展法定机构,不利于法定机构的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统一规范,考虑到立法成本和可行性,建议在修订行政法或者未来能够制定行政法总则时,将法定机构在法律上统称为行政法人,在法律上统一明确法定机构的法律地位、运行机制和职责。从理论建构来看,世界上发展法定机构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英国的执行机构、美国的独立机构、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新加坡的法定机构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机构,虽然同为法定机构,但是各地的具体称谓却并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法定机构在各地实践中的侧重点不同,虽然“名”不相同,但是“实”却存在相同处,这些共性正是对法定机构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从以上两个层面厘清法定机构理论建构和中国实践的基本问题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回答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法定机构治理之路,这需要明确法定机构是公法人制度功能在我国行政法上的现实契合,是国家由直接行政向直接行政和间接行政转变的组织手段,是通过自主与灵活来实现行政的自主和绩效的手段,所以中国的法定机构之路既要明确赋予法定机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又要明确法定机构的行政法人地位,这是未来我国法定机构能够持续发力的关键。研究我国的法定机构,既要比照已有国家和地区法定机构的经验、理论和基本规律,同时也要与其切割,深入分析法定机构在我国的特殊性所在,结合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服务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结合我国自贸区、开发区的创新发展,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法定机构发展方式,推动我国行政主体多元化与行政组织法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六章以及结论,正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法定机构的缘起和发展。本章全面介绍了世界上法定机构实践的主要经验,重点考察了美国的独立机构、英国的执行机构、新加坡的法定机构、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机构,分析了法定机构“名”的不同,即不同地区法定机构产生发展、分布领域、职责权限、运作机制、绩效监督、典型案例的个性化,以及总结出法定机构的共性特征。同时,也阐述了在法定机构发展上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即新公共管理运动下法定机构的诞生、治理理论下法定机构的再升级、国家治理现代化下法定机构的中国化。第二章法定机构的理论建构。这是法定机构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本文的关键。通过辨析法定机构与公法人、行政主体、公务法人、行政法人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定机构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非政府组织、公共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关系,明确法定机构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法定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由立法机构专门立法或授权设立的,不列入政府部门序列,采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法人治理方式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或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法人。法定机构的范围是一个因变量,自变量是各国国情,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定机构的研究范围也是不同的。按照现有政府官方文件的规定,我国法定机构的范围目前包括自贸区、开发区的管委会,事业单位分类中的第三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及采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方共同治理办学的公立高校。虽然法定机构的范围随着国家政策会扩张或收缩,但基于法定机构的规律能总结法定机构的五大法律特征,即法定性、灵活性、绩效性、公共目的性、自治性,能归纳法定机构的三大法律属性,即公法与私法相借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相融合、政策与法律技术相结合的法律属性。第三章我国法定机构的基本制度构建。本章是指导我国各地法定机构实践的重要操作指南,成立法定机构必须要明确五个问题:明确“法定性”是法定机构建立的前提条件、明确法定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衔接与权责的划分、明确法定机构的经费来源、明确法定机构“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法人治理模式、明确法定机构的监管体系。因此,法定机构的成立不能一刀切,必须分步走,目前只宜在开放程度高的自贸区、开发区试行,并且必须严格依法设立,经费来源暂应由财政拨款。当法定机构设立的目的得以实现后,法定机构的法人资格才可以依法被撤销。第四章我国内地法定机构的实例分析。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29家法定机构的设立方式、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监管体系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3家法定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实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实践经验,发现各地法定机构面临的发展瓶颈。第五章我国法定机构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模糊的法律地位、行政化倾向和复杂的各方关系是法定机构发展的三大难题。法律地位问题是因为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薄弱,确立法定机构的行政法人地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行政化是政府和法定机构间“委托——代理”关系发展的必然,寻找法定机构的自治性和适控距离的平衡点是突破口。第六章我国法定机构的发展前景和完善方案。法定机构改革代表着我国事业单位特别是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随着政府逐步向开发区、功能区下放部分权限,这些区域也是法定机构运行的重要方向。我国内地法定机构的未来发展方案是分类发展,根据法定机构的职权范围,分为公共管理类(园区运营管理型,已有16家)、公共服务类(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已有12家)和公共事业类(高校,已有1家),按照三类法定机构的特点,具体类型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最后,从法治发展方向来看,我国法定机构实践早期主要借鉴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机构一立法”的设立方式,等时机成熟后,要实现法定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做法。将法定机构作为行政法人,制定一部总则对行政法人的基本运作、基本共通制度及其他事项进行总体规定。现阶段,采用这种方式还比较困难,未来如果能够开启行政法典化,借用法典化的这股东风,在总则中明确行政法人的法律地位,然后在制定分则的时候制定一部专门的行政法人法,必将会推动我国法治的发展进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其他文献
<正>前言2021年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疫情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有威胁也有机遇,对我国的家电产业的影响也是利弊共存。2021年是疫情常态化的第一年,全球疫情持续,生产活动受到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内疫情时有发生,防控意识不能松懈,部分区域出现管制情况,影响消费者生产生活。
期刊
本文以鲁迅的文学作品《好的故事》为例,力求找到鲁迅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点,帮助学生找到走进鲁迅作品的有效路径,深入感受鲁迅文字的魅力。
民间风俗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象征,是人们思想文化的象征,民间风俗中充满了丰富的语言现象,其中,有趣的谐音现象是最常见的。民间风俗中的谐音现象主要是为了祈求好事发生和规避不吉利的事物。这主要与人们的语言崇拜、委婉含蓄、趋利避害和善于联想的心理有关。
平台经济的兴起凸显了平台从业者权益保护困境,其中以外卖骑手为典型的职业伤害保障不足尤为显著。调研显示,骑手存在极大的职业伤害风险和制度保障需求,但由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与劳动关系“捆绑”,加之平台用工关系定性不明,平台从业者在发生职业伤害后无法通过工伤保险制度获得救济。为引导平台经济正向发展,实现劳资两利,近年来各地在平台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方面进行了各式探索,形成了纳入工伤保险管理的江苏南通、浙江、
<正>一、“难课文”的成因许多教师会感觉到一些课文难教,那么难教的课文究竟难在哪里呢?主要难在三点:课文难理解,内容难取舍,目标难落实。首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下简称“教科书”)中选入许多名家名篇,很多课文意蕴深远,即使在大学也值得重点品析,但收录进教科书的名篇也应服务于教学,其高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简称“语文课标”)所定目标的内容无须过深探究,这样看,教科书中的课文
期刊
<正>当前,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存在着重知识记忆、轻知识逻辑关联,重题型训练、轻思想方法提炼,重解题过程、轻研究对象探究等问题,学生陷入题海训练,学习负担非常大;而且近几年的高考不断创新试题的形式和内涵,聚焦对学生思维水平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复习中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设计逻辑连贯的问题串,注重一题多解、变式教学,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概念
期刊
中国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构建全面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初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已着重关注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为了使初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等这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多元文化的飞速发展,球鞋文化成为消费社会中一股新近兴起且势头强劲的潮流文化。当前的球鞋文化具有一定规模,整个爱好者群体体现出张扬个性和追求时尚的精神内核,其中潮流文化的特质更使其受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热捧,但从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视角来看,球鞋文化本质上上是符号异化的产物。从球鞋开始产生符号异化,进入符号模拟阶段,再到今天对已经成为文化符号的球鞋进行二次模拟,兴盛的球
学位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采用科学策略,切实将传统文化、爱国情怀等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其中,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殿堂的明珠,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根植诗词教学,提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密切关注核心素养,合理设计诗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