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中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过程研究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坚持把勤工助学作为育人的重要渠道,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广泛开展。同时,当前高校学生对勤工助学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在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工作,获得工作体验,掌握工作技能,对未来走向职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引导高校更好的认识自身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未来更好的发挥勤工助学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热情,在工作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在高校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的同学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讨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养成部分职业素质的过程。基于对8名在高校学习过程中参与过勤工助学工作并且工作一年以上的学生以及2名负责部门勤工助学工作的老师的访谈资料分析,本研究发现,在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感知理解期,包含对职业的感知阶段和对职业工作的理解阶段。第二、改变改造期,包含被动模仿阶段和主动养成阶段。第三、养成固化期,包含素质的稳固阶段和素质的升级阶段,学生通过长时间素质的积累自身形成稳定的职业素质,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会衍生出更多、更高层次的素质。此外,高校和学生本身对个人职业素质的养成产生主要的影响。在高校层面,勤工助学的岗位招聘和信息发布、勤工助学的工作流程,对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以及老师对工作重视和指导等方面会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效果产生影响。在学生层面,学生个人的工作动机、对个人角色和工作的认知、学生个人职业理想以及学生处在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的工作行为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贫困现象依旧不可忽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是很庞大,农村贫困家庭在生活的压力下呈现的亲子互动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仍然需要我们重视。本研究以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地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村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进行深度的访谈,从家庭的信念系统、组织模式和沟通方式三个维度,对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亲子互动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青少年发展
赌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重合,阻碍社会发展,危害青年健康,不利于青年成长。现有关于青年赌博问题的研究为我们认识青年赌博的状况、危害、原因以及解决青年赌博问题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缺乏主体性、缺乏动态视角、缺乏系统的干预策略等方面的欠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对曾经或正遭遇赌博问题的青年进行深入访谈,试图分析青年参与赌博的特点、危害及其原因,尝
本研究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对美国学者Markman等发展的“预防与关系增进”项目(“Pre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me”以下简称为PREP)方案的学习与研讨,并结合国内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夫妻关系的基本特征及需求,开发适合国内夫妻参与的婚姻关系教育本土化方案;通过社会招募,分别就个人参与组及伴侣共同参与组开展以伴侣关
娱乐不仅是一种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消遣方式,还是人类凭借想象力去超越现实局限的特殊实践活动。从人文关怀的视角看,元宇宙的出场标志着一场娱乐数字化运动引发的重大历史节点:人类的精神生活范围正在超越被物质世界所规定的现实场域,伸展到由人类自由构造起的虚拟场域;通过元宇宙平台,人类正在进入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联通起来的跨界生存时代。其中必然蕴含着内在的社会风险,可能催生出程度不一的成瘾性依赖和社会性无聊等社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是团中央联合各地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参与教育扶贫的长期性志愿服务项目,几十年来,在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减少中西部地区教育落差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如何充分利用有志于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校大学生,进一步发挥高校青年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领域。志愿动机作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驱动力,是影响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功能理
人的一生中,最先建立起来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人的影响伴随一生。婚恋问题是青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能够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是每个青年人的期冀,在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值得关注的是原生家庭对其的影响。本研究将关注点聚焦在青年的父母在位水平对青年所建立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上,所谓“父母在位”,是在子女心理上对父母的亲近感和能够触及到的程度,本研究用这一概念来探究父母对子女的陪伴和影响水平,通过对青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我国的基层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共享新时代的发展成果,是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农村社区大量男性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妇女承担家庭和社区重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公共服务参与能力,是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有序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农村社区“善治”。本文是在对参与式治理理论和赋权理论总结反思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当代青年的生活压力倍增,绝大多数青年忙于工作和学业,无暇顾及个人的问题和需求,城市单身青年群体规模日渐庞大。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到青年婚恋的发展目标,鼓励和支持开展健康的单身青年交友活动,强调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重点关注单身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青年群体的认知结构由于受到不同程度与不同方面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以往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也受到了挑战,共青团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渐弱化,难以满足青年需求。青少年服务工作亟须以专业化的思路作指导,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渐趋成熟。流动青少年的流入给北京城市的社会管理和青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10年,北京团市委在全市推出了“社区青年汇”试点工作。随着青年汇的发展
从2015年起,电力市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本次改革的思路是加强对电网、输配电环节的政府管理,并提高发电方、售电方、用电方的市场化程度。本次改革加大了售电侧电力市场开发力度,各类售电公司应运而生。售电公司的成立完善了电力市场架构,丰富了电力市场交易。售电公司作为发电侧和用电侧的纽带,先从电力批发市场购电,再向零售市场用户售电,通过从中赚取差价或提供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然而,售电公司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