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基于作者实践基础上的翻译实践报告。主要是关于释意理论(интерпретативнаятеорияперевода)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译员从2015年1月至5月在陕西奥托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实习,担任该公司分包的《白俄核电送出及电力联网第四、第六子项》项目翻译。实习期间所参与的会议翻译、商务谈判、技术交流以及大量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为本实践报告提供了素材。在本实践报告中,译员将释意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分析在笔译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本实践报告的研究方法及目的:在翻译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用研究成果重新指导翻译实践。本实践报告的理论价值:将法国玛丽雅娜·勒代雷的释意理论引入电力工程翻译实践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本实践报告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更多翻译同仁从本翻译实践报告中了解到电力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电力工程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其他工程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本实践报告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翻译任务背景,委托方要求以及对电力工程翻译的认识。第二章是译前准备,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搜集资料,身体心理的准备等。第三章是本实践报告的重点,首先简要介绍释意理论,释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和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电力工程口译和笔译显然属于这一范畴。其主要观点与译员在翻译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不谋而合,因此在本章中将释意理论与翻译实践中笔译的案例和口译录音相结合,在释意理论指导下总结出具体的翻译方法。第四章是对此次翻译实践的评估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