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VC视频编码框架的失真估计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视频编码技术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x/AVC可以完成对大规模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存储,这使得远距离视频传输,视频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网络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技术成为了现实。然而,在无线网络中,压缩过的码流在传输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首先,无线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中的拓扑结构经常改变,导致实际可用带宽经常性的变化;其次,无线网络中周遭的环境易受到天气,地质运动等影响,引入无法避免的噪声。这些情况都导致解码端接收到的码流无法恢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国玫博士提出了Wytsenhausen-Wyner Video Coding (WWVC)视频编码框架,有效地提高了无线网络条件下视频的解码效果。WWVC视频编码框架将传统视频编码的优点与分布式视频编码的优点相结合,保证了无线网络中实时视频流的稳定流畅,同时,压缩效果仅仅略低于与H.264/AVC。虽然WWVC视频编码框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WWVC视频编码框架中,模式决策中忽略了网络传输中的重要因素(丢包率)对视频编解码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在模式决策中引入了丢包率,将失真估计模型由传统的计算方式变为端到端的失真计算方式。同时,针对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的特性,将ROPE、REED两种失真估计模型按照WWVC视频编码框架的特性融合到其中。在设计失真估计模型的过程中,本文保持了复杂度与压缩效果的平衡。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失真估计模型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性能,提高了框架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有序抖动半调图像已被广泛应用于连续色调图像的打印、印刷和显示中。因此研究针对其的高效压缩方法对这类图像的存储、记录和传输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介
目前,随着半导体工艺不断发展,电子系统也具有更高的集成度,而处理器的性能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高性能处理器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给处理器的可靠性带来了负面效应,带来了频发的硬
如今互联网庞大的规模、复杂异质的管理体系使得诸如IPv6、安全路由、PIM-SM等技术难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从而导致互联网在技术创新上面临僵化境地。T. Anderson等人提出的网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面对爆炸性增长的信息,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和挖掘互联网信息。一个好的系统平台是提供优良的信息挖掘服务的基础
心脏电生理建模和仿真有助于人类掌握心脏组织中电传导规律和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科学研究、疾病诊断和预防、药物研发等领域。随着心脏几何数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具有很多丰富功能的网站,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不只满足与以往的看新闻,查资料,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中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用简短的状态
空间数据查询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位置的服务等相关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最近邻查询是其中的一种基本问题,通过计算数据点到给定查询点的距离,返回使该距离达到最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许多应用都需要实时通信,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性和不可靠性,导致端到端之间的延迟是不确定的,这给实时路由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周围环
数字半调技术广泛应用于二值设备的图像输出,当需要存储和传输大量半调图像时会占用相当大的存储空间和带宽资源,因此有必要研究半调图像的压缩算法。目前半调图像压缩算法大多
近几年来生物信息学主要关注了DNA序列上的数据特点,利用DNA序列中的碱基信息去探索序列中的功能区,挖掘序列中可能含有功能信息的潜在位点,探索隐藏在碱基下的遗传信息。本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