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校筹资渠道角度看,构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筹资渠道已由过去单一的政府拨款发展到由政府资金、学杂费和高校自身收入等三大渠道构成,这三大渠道占总经费比例为95%。捐赠经费虽有所增长,但其比例与美国高校相比仍较低,在美国,捐赠收入占公立高校收入来源的由1980-1981年度的2.5%增加到2000-2001年的5.1%,占私立高校收入来源的由1996-1997年度的12.31%增加到2002-2003年度的13.6%,这也表明我国的高校捐赠经费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本文便是基于我国社会捐赠问题研究的不足,联系我国捐资兴学的历史,进而通过对美国这个捐资兴学国家社会捐赠制度发展的研究借鉴,探讨社会捐赠在我国现在没有引起重视,也很难贯彻实施的原因,思索如何改善,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对策。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进行阐释:
首先,通过对中国高校社会捐赠发展的回顾,从6个阶段介绍了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如何发展起来,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以及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其次,通过联系美国高校社会捐赠制度的发展,介绍了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而对中美高校社会捐赠管理进行比较研究,从法律制度、管理制度、捐赠文化、捐赠发展规划与理念以及校长领导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美国在捐赠制度上的完善之处以及我国存在的不足。
最后,对于我国高校社会捐赠如何发展完善提出了几点思考,主要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大方面来进行说明,外部因素主要是针对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构建,其中主要涉及到非政府公益机构发展和产权制度建设。内部环境主要是针对大学本身而言,通过校友会建设,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注重无形资产运用和校长职责发挥,提高募捐技巧以及建立大学基金会等方面来阐释,提出了若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