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当今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创新一说古已有之,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无法与其他许多领域相提并论。在教育心理学界对创新的考察中,研究者往往更关注学生这一能力的发展,而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现有的文献也多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行为与个体的动机和所处环境关系密切。故而,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借助实证研究,分析并探讨教师的成就动机、教学情境及其与创新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自编三份量表,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对我国上海、山东和江苏三地的中小学教师以及学生就教师的创新教学行为进行调查。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教师教学创新行为问卷》由发散性、兴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四个维度构成;《教师职业成就动机问卷》由兴趣性、进取性、目标指向性、责任感和满意感五个维度构成;《师生关系学生问卷》由亲密性、互动性和冲突性三个维度构成。各个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教师教学创新行为、职业成就动机以及师生关系的测量。通过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行为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2.教师的职业成就动机是影响其教学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对教学本身的兴趣性是教学创新的最为主要的内在动力。3.影响教师教学创新的教学情境因素主要是师生关系。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特征是影响教学创新的主要因素,而任教班级规模对教学创新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