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集群通信系统准入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D-LTE公网集群系统中的集群用户和公网用户共享有限的无线系统资源。集群用户发起随机接入和业务呼叫时具有突发性,且具有公网所不具备的组呼特性和快速接入需求,其优先级往往大于公网用户。因而适用于公网的准入控制机制将不再适用于公网集群系统中。研究基于公网集群系统的准入控制机制将很有必要。集群和公网用户进行竞争随机接入时,用户间发生碰撞是难免的。   本文综合考虑群组间优先级、群组内用户间优先级、公网用户、用户重传次数、网络负载、退避机制,提出一种基于TD-LTE公网集群系统中等级用户的竞争随机接入控制及退避策略。该策略在网络负载小时所有用户的初始接入采用全概率接入;在网络负载较大时初始接入采用基于网络负载、群组优先级和用户优先级的动态等级概率进行接入;再次竞争接入时采用基于重传次数和网络负载的等级用户动态概率接入。通过matlab仿真可验证本文提出策略在负载较大时也能够很好的保证高优先级群组中用户的接入成功率和接入时延要求。分析在竞争随机接入中发生碰撞的用户会使用相同资源在PUSCH中发送Msg3、碰撞所引起PUSCH功率变化情况、集群用户的等级特性以及TD-LTE系统的OFDM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等级用户发送Msg3的PUSCH功率控制策略。此策略是在原有的PUSCH功率控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使得功率不是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而相对增大,而是根据用户的等级属性来进行区分。使得不管用户重传次数如何,都能够让碰撞用户中的高优先级用户具有更强的信号以便被eNode B检测到从而竞争接入成功,且不影响未发生碰撞用户发送Msg3的情况。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可验证所提策略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集群优先级群组中用户的接入性能。由于集群系统发起业务时具有突发性,且集群组呼业务的群组内只有一个主叫用户,因而提出一种基于集群组呼业务的接纳控制策略,选择一个群组内发起的多个业务中最高优先级用户发起的最高优先级业务,并对是否存在抢占情况进行判断,在资源不足时,采用对多个最低优先级业务同时进行最轻程度而非最大程度的降速,保证对整个群组用户的Qos影响最小。在TD-LTE公网集群系统中,公网用户和集群用户共享系统资源来发起业务,为了保证集群用户的业务接纳率,提出一种针对公网和集群用户的周期性门限接纳控制策略,让公网用户在资源利用率高于门限时周期性地不被接纳,此策略能够保证系统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较好地保证集群用户的业务接纳率和资源占用率,且避免了持续门限接纳所存在的公网用户持续走低的资源占用率情况。通过matlab仿真可验证所提策略能够保证集群用户较高的接纳率和资源占用率,且对公网用户的接纳性能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空间光通信因为其组网快、成本低、无需申请频率、适用于多种网络等优点,迅速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然而,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激光在大气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均会产生波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稳定可靠的身份识别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换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各类无线通信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它们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在整个通信过程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近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层出不穷,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制式、呈现出不同的性能和覆盖不同的范围,在这种日益复杂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单一的
目前,车辆通信网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安全驾驶的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和公共交通管理机构的关注促使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和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用户对网络运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监测与优化工作的重要性显得越发突出。传统网络监测技术大多只是针对网络负荷、带宽、时延等客观指标
全球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积极推进LTE商用进程,LTE网络规模势必会逐步扩大。LTE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需借助网络监测设备来监测网络运行状况、实现业务质量评估和故障诊断等。
无线自组织网络,不仅是由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所构成的,而且是一个多跳的实时的自治的网络。因为它并不需要依靠现有的固定通信基础设施、没有中心控制节点、随机分布在网络中,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各种应用的兴起,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使用单一路径的TCP传输协议已逐渐暴露出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局限性,与此同时,网络接入设备成本降低、接入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的业务需求量愈来愈大,对通信系统的功能要求也愈来愈高。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适用于全天候的野外工作环境。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