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TCP协议的拥塞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各种应用的兴起,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使用单一路径的TCP传输协议已逐渐暴露出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局限性,与此同时,网络接入设备成本降低、接入技术多样化,使利用多网络接口实现数据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成为可能。在2009年,IETF组织建立的MPTCP WG(MultiPath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Workgroup)负责MPTCP标准化工作研究。MPTCP允许在一个连接中创建多个子连接并行传输数据,提供多路的TCP服务,通过多个端到端的连接,将数据流分发到多条路径上,提高吞吐量及网络恢复性,同时因其能够向后兼容TCP,支持现有协议及中间件(防火墙,代理等),因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从公平性和均衡拥塞两方面对MPTCP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研究。   1)在公平性方面,考虑到传统TCP拥塞控制算法运用到MPTCP中,MPTCP连接在共享瓶颈处对TCP连接形成N倍(子连接个数)的侵害性,引起公平性问题;研究并给出基于瓶颈链路公平性的拥塞控制算法(FBCC: Fairness of BottleneckCongestion Control),算法依据宽容的公平性定义准则,即在共享瓶颈处MPTCP连接的总带宽之和不得高于单TCP连接所获得带宽,推导出连接公平因子αr和减小因子βr,从而确保在瓶颈链路处MPTCP连接和TCP连接公平地共享可用带宽,有效控制MPTCP连接的侵略性。   2)在均衡拥塞方面,考虑到LIA算法采用Coupled算法的窗口增长机制、Uncoupled算法的窗口减少机制,其性能是Coupled算法和Uncoupled算法性能的折中,以牺牲少许资源池为代价减少路径抖动性,在网络资源最大化上存在提升的空间;研究并给出基于丢包均衡的拥塞控制算法(D-LIA: Drop-based LinkedIncrease),算法能够依据现有网络的拥塞状态分类,相应变化加速因子和减速因子,将数据从高拥塞度子流转移到低拥塞度子流上传输,实现自适应均衡拥塞,快速达到网络资源池状态。   在NS-3上通过修改协议模块实现FBCC算法和D-LIA算法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FBCC算法能够确保MPTCP子连接与TCP连接公平的共享瓶颈带宽;D-LIA算法能够快速达到网络资源池状态,且较原算法(LIA)提高连接吞吐量。
其他文献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系统因其上行50Mbit/s、下行100Mbit/s的峰值速率备受用户青睐。LTE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作为目前主流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以其压缩率高、图像质量高、容错性强、网络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技术的核心部分,在信道带宽以及
空间光通信因为其组网快、成本低、无需申请频率、适用于多种网络等优点,迅速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然而,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激光在大气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均会产生波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稳定可靠的身份识别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换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各类无线通信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它们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在整个通信过程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近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层出不穷,不同的接入技术具有不同的制式、呈现出不同的性能和覆盖不同的范围,在这种日益复杂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单一的
目前,车辆通信网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安全驾驶的需求以及汽车制造商和公共交通管理机构的关注促使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和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用户对网络运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监测与优化工作的重要性显得越发突出。传统网络监测技术大多只是针对网络负荷、带宽、时延等客观指标
全球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积极推进LTE商用进程,LTE网络规模势必会逐步扩大。LTE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需借助网络监测设备来监测网络运行状况、实现业务质量评估和故障诊断等。
无线自组织网络,不仅是由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所构成的,而且是一个多跳的实时的自治的网络。因为它并不需要依靠现有的固定通信基础设施、没有中心控制节点、随机分布在网络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