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u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而中小学阶段的校园欺凌问题尤为突出。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发布的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欺凌,约有32%的学生曾经在学校中遭受过欺凌。校园欺凌不仅会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心理、学业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欺凌者和旁观者亦深受其害。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是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2019年,将近有1000名人员出席世界反欺凌论坛,该论坛旨在拓宽对欺凌形式的理解,分享防治校园欺凌的成功经验。[1]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016年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同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指导意见》。我国校园欺凌防治问题逐步提上日程,但目前没有形成成熟可供推广的项目。爱尔兰是较早关注校园欺凌的西方国家之一。自2013年教育技能部发布《反欺凌行动》(Action Plan on Bullying),爱尔兰逐渐形成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充分融合国家、社会和学校等资源,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这种考量,本文从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的形成出发,深入分析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并以罗克福德庄园中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进而分析其保障机制。最后根据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的成效与特征,对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具体而言,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并对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选定了合适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部分详细梳理了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校园欺凌的恶劣影响、社会文化的断层以及学生行为的失范使得爱尔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文件,用于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其预防措施的实施涉及国家、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爱尔兰教育技能部自1993年发布《关于打击欺凌行为的准则》后逐步完善反校园欺凌政策,由专门的反欺凌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并创建反欺凌网站,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社会层面的网络媒体、社会组织亦积极参与,加强网络行业管理;学校层面则是致力于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关注LGBTI学生群体,开设相关预防课程,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学生反欺凌意识第三部分细致阐述了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由“相关教师”开展调查,进行书面记录,呈递校长和管理委员会,由督查办公室进行评估与监督。家长如有不满也可层级上诉。明晰的调查上报流程以及缜密的监督上诉程序使得校园欺凌干预环节科学有序。第四部分以罗克福德庄园学校为例,分析其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措施;细化校园欺凌定义,倡导学生、学校工作人员与家长的全员参与,将相关内容学学习入课程安排,遵循既定程序对欺凌行为进行干预。第五部分具体阐述了爱尔兰反校园欺凌的保障机制。《平等地位法》、《2000年教育(福利)法》等给予法律支持;国家、社会和学校相互合作、协同治理;教育技能部专项拨款,为家长提供反欺凌培训课程。第六部分详细介绍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成效和特点。治理成效首先体现在中小学校本反欺凌政策制定的普及率;二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处理问题的满意度。爱尔兰校园欺凌防治的特点则是从权责体系、评价监管以及调查记录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在结合我国实情的基础上,对爱尔兰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进行经验总结,以期对我国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关注之一,而收入差距是直接的外在表现。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也处于较高的水平,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2上升到2009年的3.33,而后下降到2019年的2.64。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出现波动变化,然而绝对差距上升到26331元,差距依然不容忽视。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推动力,通过要素流通等重要
乡村学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是增强乡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的有效途径,能够培育乡村学生职业意识,帮助其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其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教学内容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载体,深入研究乡村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发,有利于促进乡村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的落实,为乡村学生发展和就业培根育基。但多数乡村学校由于师资、经费、基础设施等条件不足以支撑其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因而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世界各国加快发展跨国教育的步伐,跨国教育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加强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美国跨国教育起步虽然稍晚于英国等欧洲国家,却迅速发展并成为开展跨国教育的主导力量之一。在国际大趋势的影响下,中外合作办学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一些中国高校开始走出国门建设海外大学,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本文选取美国跨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典范—美国海外贝鲁特大学作为研究对象,
定向资助培训教师作为解决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为全国各省的偏远地区提供了大量紧缺学科教师。但是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该类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待研究。而通过入职和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终身专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针对定向教师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实效性不强,导致这类定向教师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专业发展不足,未能真正发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为美国而教”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低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过时。在当今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我们更加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来,历史课程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国家也十分重视历史课程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在历史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版历史教材,称为部编版。从2016年至2019年,
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民众学校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涌入民众视野,因有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筹指导,民众学校在教师群体的内部结构、任用检定、培养进修和薪资福利等各方面管理呈现出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在近代社会教育转型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众学校教师管理的实际状况进行多维度分
21世纪以来经济、科技、社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特征,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跟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基础教育主要发生在学校内的课堂中,现如今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对发生在学校以外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使得场馆作为重要公共教育机构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与提升教育质量相联结的课题。同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各类场馆中的参观学习也是提升其自主探索能力、更新认知水平、改善学习方式的过程。随着场馆建设的不断升级完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提及教师应当成为教学领导者。进入21世纪后,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新的责任,即是要让教师像领导者一样教学。由此,教师进行教学领导是顺应国际国内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仍较少,对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概念也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以往研究也表明当前教师教学领导力情况虽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学领
基础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作为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向来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尝试长久以来高居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榜首,使得学界对语文课程、教学要素的整合展开更多思索;自2019年部编版教材在中小学课堂中推广使用后,对于语文教材的分析也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大语文”的浪潮中,纵观一线阅读课堂,大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专业生活中起到的积极和建设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激发公众信心、指导专业行为、引导新成员遵守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实现其与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融合,以更加激烈的形式重塑教育形态,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动力与挑战,使得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或适应时代,或相斥于时代。由此所引发的关于教师专业伦理问题现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因此,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背景,阐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变化,厘清教师专业伦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