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增进纳税意识,打击税收违法犯罪,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上具有突出作用。在当前国地税合并、跨区域稽查局设立和税收征管体制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税务稽查体制提出了新一轮的改革要求。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提升税务稽查效率,在着力打击虚开发票和逃避缴纳税款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处理好管查关系,对轻微涉税违法行为加强管理等,都是税务稽查改革重点方向。本文从税务检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增进纳税意识,打击税收违法犯罪,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上具有突出作用。在当前国地税合并、跨区域稽查局设立和税收征管体制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税务稽查体制提出了新一轮的改革要求。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提升税务稽查效率,在着力打击虚开发票和逃避缴纳税款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处理好管查关系,对轻微涉税违法行为加强管理等,都是税务稽查改革重点方向。本文从税务检举的角度研究T市税务稽查的优化路径。税收违法行为检举建立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扩充稽查案源的渠道,更是通过民主监督,建立起群众和税务稽查机关沟通的桥梁,提高群众打击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识、鼓舞群众热心举报的信心,极大推动税务稽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虽然检举案源只占税务稽查案源非常小的一部分,但是在税收检举案件的查处过程中,因检举案件来源的特殊性——加入了群众监督等因素,使之不同于其他基本由税务机关全盘掌控的案件类型,容易出现争议、纠纷,更容易暴露出税务稽工作上的问题。笔者在T市税务局稽查局检举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四年,经历了18年国地税合并的大事件、跨区域稽查局创新性设立、税收检举体制变革以及2020新《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的出台,接待过无数个因为各种原因来举报的形形色色的检举人,经手过上千个举报案件,既了解检举人心态,也熟悉税务稽查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笔者深知检举工作的重要性,是在检举人和税务稽查部门之间建立一座缓和矛盾的桥梁。税务检举工作是税务稽查部门矛盾集中地,而产生矛盾的原因,与目前稽查存在诸如效率低下、执行难、管查衔接不顺、市级稽查局与跨区域稽查局职能架构不合理等问题无不相关。这些问题有些是存在已久的痼疾,有些是在合并后新出现的问题。本文从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税收检举案件中提炼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出现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在当前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这一篇基于税收检举案件,角度独特的论文,能够让社会,特别是检举人更加理解税务稽查的工作,减少舆论矛盾;让税务稽查人员更加理解检举人的心态,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和方式方法,进一步营造优质的纳税环境和营商环境。
其他文献
事物的不断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对于市场监管领域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的市场业态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市场安全隐患。老旧而传统的市场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期待。因此,想要实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首要是政府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政府管理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研究课题,而且也是自上而下各级政府要急需解决的实践课题。自原工商、食药监、质监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明确了目标。本文从企业国有资产等相关概念出发,依托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失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变迁的记录者,不仅是城市合理规划发展提供珍贵的依据性资料,也是对城市风貌、文化的展示,更是浓缩了城市的历史变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数字化建设在全社会的环境下迅猛发展,为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时代的风口下,城建档案馆也应该把握住改革的时机,通过服务理念的改变、制度建设的创新、服务手段的完善,把过去传统服务模式下的问题在此次服务升级中一并改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式持续走高,为保险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如此,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百姓的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保险业也迎来了新的一轮增长。保险行业的增长也带动了保险中介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最新银保监数据,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已经多达1770多家,保险中介人员近300万。对于保险中介行业而言,监管的信息化是一个重要课题,监管的信息化的进程不仅影响了保险中介监管的变化方向,也决定
近年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持续增加,根据住建部2021年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全国清运生活垃圾16395万吨,2012-2013年增速为1%,2013-2014年增速达到4%,从2015年以后,增速保持在6%以上,至2019年达到24206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减少了约700万吨,但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较往年还是有所增加,达到23512万吨。数量不断增长的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在中国特色财政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面临着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的矛盾。2016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落实,作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导致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处于缺失状态1,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发生巨大变化,财政自主收入不足,地方财政权责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不足问题,许多地方除了过度依赖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收入之外,
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维护社会公平,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税收公共管理工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通过降低税负的方式,以实现公民的税收负担更加公平的目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实证研究法,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新政的减税效果及其公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材料,
食品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础,与民生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转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近年来,各类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无一不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公众对于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工作始终心存问号。县域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开放至今,县域食品安全监管经历了“以卫生
本文立足于我国实践,以企业破产重整不同期间的涉税政策为纵向维度,以破产重整实践中涉及的涉税业务处理难题为横向维度,以制度发展史为研究路径,以政策过程理论和公共服务理论为基本理论,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结合温州经验,分析总结企业破产重整实践中存在的涉税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提出温州市企业破产重整的涉税政策执行优化的完善路径,以对未来的破产重整涉税业务的发展提出新的设想。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供给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于2021年出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总书记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举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