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环境中的PM2.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致角膜上皮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危害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当前对于大气细颗粒物暴露与健康的研究已经从呼吸系统拓展到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人体视觉系统中的眼球作为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器官,其健康损伤也引起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关注。现有对于PM2.5暴露与角膜之间的研究发现,暴露于PM2.5后的角膜会出现炎症因子分泌增多、角膜上皮伤口愈合缓慢、角膜上皮细胞衰老加速等现象。近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角膜上皮屏障功能异常是许多眼部疾病的病理基础,但是关于PM2.5是否会破坏角膜上皮层屏障功能以及相关通路的机制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真实环境中的PM2.5对角膜上皮层的影响及PM2.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角膜上皮层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研究,进而对角膜上皮层产生的损伤提供毒理学数据。方法:在石家庄将80只5-7周龄C57BL/6N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组,每组雌雄各半。将小鼠饲养在独立通风笼(IVC)系统中,该系统可补偿因气管滴注、暴露小鼠生命活动受限、笼内负压变化等产生的影响。分别将小鼠暴露4周和8周后,进行眼球的摘取,一部分于-80°C冰箱冻存备用,用于电镜观察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另一部分保存于4%多聚甲醛中,用于眼球组织的病理学检查,观察角膜组织的结构变化。解冻小鼠眼球组织,液氮研磨成粉末,Trizol法提取小鼠眼球组织总m 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眼球组织中的Wnt-3a和β-catenin等Wnt通路中的相关基因以及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角膜组织和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中与屏障功能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ZO-1)和粘连蛋白(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跨膜电阻实验(TEER)检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电阻值变化情况。结果:1.连续暴露PM2.5颗粒物4周和8周后,小鼠角膜上皮层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4周和8周PM组小鼠角膜上皮层出现细胞排列紊乱现象。2.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FA(过滤空气)组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存在大量微绒毛,并且上皮层中各层之间连接紧密,但在角膜暴露PM2.5的8周组中发现,细胞表面微绒毛大量消失并且上皮层细胞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连接断裂现象。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4周和8周的PM组中与屏障功能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FA组(P<0.05)。4.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和免疫印迹法分析观察到4周的典型Wnt通路相关的Wnt-3a以及β-catenin基因表达上调(P<0.05)以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说明暴露于PM2.5过程中典型Wnt通路被激活。5.将细胞在含PM2.5的培养基中处理24小时,每间隔3小时进行跨膜电阻值的测量,发现跨膜电阻值呈剂量依赖性降低。6.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将细胞暴露PM2.5 24小时后,HCECs细胞内的ZO-1和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β-catenin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IWR-1 endo后发现,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上调,并与PM2.5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β-catenin的荧光强度明显下调,与PM2.5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证明在PM2.5暴露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了角膜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结论:角膜在暴露于PM2.5后会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β-catenin表达上升,破坏了β-catenin与E-cadherin复合物,进而E-cadherin表达降低损伤角膜上皮屏障功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WR-1 endo的加入导致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上调,证明在PM2.5暴露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角膜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本研究为真实环境中大气颗粒物对于角膜上皮造成的屏障功能损伤提供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木香关键成分抗乳腺癌代谢组学相关性。方法:基于GC-TOF/MS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索木香关键成分Cos、Dehy及Cos-Dehy作用于MCF-7细胞(人乳腺癌细胞) 24 h后细胞内代谢物的变化。结果:甲醇-水-氯仿(1 200μL,800∶200∶200,v/v/v)提取的代谢物个数在700~800之间;Cos组、Dehy组、Cos-Dehy组之间能呈现一定的分离趋势,表明这3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高果糖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干预通过调节肝脏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s 3,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及肠道菌群对小鼠NAFLD的改善作用及机制,为番茄红素等植物化学物在改善NAFLD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
学位
背景FAM19A5,也称为TAFA-5,属于具有序列相似性19的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在急、慢性炎症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中,FAM19A5与脑损伤、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颅内小血管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小皮
学位
目的:通过对天疱疮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合并疾病的调查,分析某些相关危险因素在天疱疮发病中的干预作用,天疱疮是否更易合并某些疾病,从而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相关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的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在天疱疮的预防、诊治和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于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且愿意参加调查问卷的天疱疮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剔除以下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不符合或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新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新护士培训,指导和改进新护士培训实践,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护士”、“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培训评价”、“nurses”、“new graduate nurse”、“standardized training”、“nurse residency program”、“evaluation
学位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工具。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及随访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青岛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3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上述患者在青岛阜
学位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作为PCI术后降脂治疗的主要监测指标,然而在临床中观察到PCI术后LDL-C控制达标且相关
学位
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的自然转归情况,探讨影响病变转归的因素,以期为绝经后LSIL妇女的筛查、管理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诊断为LSIL的532例绝经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期待组、药物组、LEEP组、光动力组、激光组,评价其在6、12、24个月的转归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
学位
目的: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尤其是低体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和淋巴细胞减少症。本研究拟通过膳食调查了解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摄入情况,观察分析肺结核营养不良患者抗结核治疗一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深入了解营养不良的不利影响,及时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加强抗结核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至2021年就诊于山东省某市医院的679名肺结核患者,经知情同意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特
学位
目的: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人体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KLK,human 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的几个成员是新兴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经常观察到KLK基因的表达,不同KLK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参数有关。本研究将探讨KL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挖掘ONCOMINE数据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