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及肠道菌群分析番茄红素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高果糖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干预通过调节肝脏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s 3,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及肠道菌群对小鼠NAFLD的改善作用及机制,为番茄红素等植物化学物在改善NAFLD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分组:50只8周龄雄性C57小鼠适应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10只/组):对照组(LFD)喂食对照饲料(10%脂肪)+饮纯净水;高脂高果糖造模组(HFFD)喂食高脂饲料(45%脂肪)+10%果糖水;低剂量番茄红素组(LLY)喂食高脂饲料+10%果糖水+番茄红素20 mg/(kg·d)灌胃;高剂量番茄红素组(HLY)喂食高脂饲料+10%果糖水+番茄红素60 mg/(kg·d)灌胃;白藜芦醇对照组(RSV)喂食高脂饲料+10%果糖水+白藜芦醇50 mg/(kg·d)灌胃。实验干预8周,期间小鼠自由摄食饮水,每周称量体重以调整灌胃剂量,同时给予LFD组和HFFD组等体积大豆油灌胃。干预结束,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留取其血清、肝脏和盲肠内容物用于后续指标检测。2.指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采用试剂盒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硫氧还蛋白交互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y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NLRP3、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ysteine aspartase-1,Caspase-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脏Cathepsin-B、TXNIP、TLR-4、NF-κB、NLRP3、Caspase-1及其前体(Pro-Caspase-1)、IL-1β及其前体(Pro-IL-1β)蛋白表达水平;基于16S r DNA肠道菌群测序,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组成。结果:1.干预8周后,HFFD组小鼠体重增加量、能量摄入、脂肪重量和脂肪指数显著高于LFD组(P<0.05);与HFFD组相比,LLY组、HLY组和RSV组小鼠体重增加量和脂肪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2.与LFD组相比,HFFD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FFD组相比,LLY组、HLY组及RSV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LFD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整齐,几乎无脂肪空泡,而HFFD组肝脏可见单位面积超1/3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索排列紊乱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与HFFD组相比,给予20、60 mg/(kg·d)番茄红素及50 mg/(kg·d)白藜芦醇干预后,小鼠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呈不同程度减轻,炎性细胞减少。3.HFFD组小鼠血清TG、TC、HDL-C、LDL-C、FBG、INS、HOMA-IR、MDA、TNF-α和IL-6水平均较LFD组显著升高(P<0.05)。与HFFD组相比,HLY组小鼠血清TG、TC、HDL-C、LDL-C和INS水平显著降低(P<0.05);LLY组和RSV组小鼠血清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HLY组和RSV组小鼠肝脏MDA、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HFFD组(P<0.05)。4.与LFD组相比,HFFD组小鼠肝脏Caspase-1基因表达、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FFD组相比,20、60 mg/(kg·d)番茄红素及50 mg/(kg·d)白藜芦醇干预均显著下调了Caspase-1基因表达、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进一步检测NLRP3炎性小体通路上游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LFD组相比,HFFD组小鼠肝脏TXNIP蛋白表达、TLR-4及NF-κ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HFFD组相比,HLY组小鼠肝脏TXN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HLY组和RSV组小鼠肝脏TLR-4及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5.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五组小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显著分离(R~2=0.36183,P<0.001)。在门水平上,20或60 mg/(kg·d)番茄红素干预组与另外三组相比,小鼠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在属水平上,与LFD组相比,HFFD组小鼠毛罗菌科_NK4A136_group、脱硫弧菌属及另支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拟普雷沃菌属和布劳特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与HFFD组相比,LLY组、HLY组及RSV组小鼠毛罗菌科_NK4A136_group、脱硫弧菌属及另支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LLY组与HLY组拟普雷沃菌属的相对丰度较HFFD组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拟普雷沃菌属与小鼠血清脂质水平、FBG、INS、HOMA-IR及NLRP3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毛罗菌科_NK4A136_group与小鼠血清脂质水平、肝脏IL-6及TLR-4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脱硫弧菌属与小鼠肝脏IL-6及NLRP3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另支菌属与小鼠肝脏TLR-4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番茄红素补充可减轻小鼠NAFLD肝脏脂质沉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改善肠道菌群构成,调节肝脏NLRP3炎性小体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探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伴或不伴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econdary myelofibrosis,SMF)患者与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以及伴SMF患者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
学位
目的:研究紫苏醛(Perillaldehyde,PAE)在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感染性角膜炎中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将烟曲霉菌分生孢子与不同浓度紫苏醛在Sabouroud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观察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并使用结晶紫对生物膜进行染色,评估紫苏醛对烟曲霉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使用含烟曲霉菌分生孢子的细胞培养基感染人角膜上皮
学位
目的:miR-214在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中高表达,通过研究miR-214对铁死亡驱动基因的正向调控作用,解析miR-214影响酒精损伤肝细胞的毒作用机制,为筛选酒精肝发病过程中表观遗传因子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提取miR-214在酒精性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数据;采用CCK8和LDH检测实验来研究miR-214影响酒精暴露对肝细胞的毒性效应;通过miR-21
学位
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大约占人类原发性肝癌的90%,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也正在逐年增加。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HCC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肝癌更常见的致病原因是与代谢综合征或高血糖有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我国,肝细胞性肝癌是全国死亡率排位第三的恶性肿瘤,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有50
学位
目的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得到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两组患儿首选母乳喂养,在母乳获取困难的情况下选择早产儿配方奶。对照组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13年)》、加拿大版《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2
学位
目的:通过对低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是否发生复合事件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各个可能影响复合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行CABG手术治疗的129名低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是否发生死亡或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
学位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勾画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pulsed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脑灌注成像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旨在探讨不同方法勾画的ROI对3D-ASL灌注测量结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扫描的脑3D-ASL灌注样本,通过磁共振(Magnetic
学位
目的: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KAE)在烟曲霉菌(Aspergu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性角膜炎中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KAE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永生化的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HCECs)是否有细胞毒性作用,并为后续实验浓度确定药用浓度;
学位
目的:研究副肝左动脉(ALHA)变异的发生率,探讨副肝左动脉离断与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036名患者,分析副肝左动脉发生率,并将存在副肝左动脉变异的病例按保留副肝左动脉与否分为ALHA保留组与ALHA离断组两组,对比分析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前术后肝功指标变化的差异。结
学位
目的:探讨木香关键成分抗乳腺癌代谢组学相关性。方法:基于GC-TOF/MS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索木香关键成分Cos、Dehy及Cos-Dehy作用于MCF-7细胞(人乳腺癌细胞) 24 h后细胞内代谢物的变化。结果:甲醇-水-氯仿(1 200μL,800∶200∶200,v/v/v)提取的代谢物个数在700~800之间;Cos组、Dehy组、Cos-Dehy组之间能呈现一定的分离趋势,表明这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