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问题,住房问题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住房保障政策是重要的公共政策。1998年广州市实行“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商品住房价格的持续高涨,居民通过市场化购买住房的压力越来越大,住房问题也成了当前政府、社会和民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在高房价的背后,政府“重市场发展,轻住房保障”的问题凸显。住房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住房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做好住房保障工作,解决好全社会所有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服务职责。 论文在阐明了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之后,对国内和国外与住房保障政策有关的社会保障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公共住房政策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简要评述。作者认为,国外关于“转型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文献甚少,从另一侧面说明了研究转型社会之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的变迁及其后果的必要性。论文还对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论文将1949年以来广州住房政策划分为福利住房分配(1949-1978)、住房改革探索(1979-1997)、货币化改革(1998-2005)、住房保障职责回归(2006以来)共4个阶段。重点对1998年-2005年间广州的货币化住房改革进行剖析。论文认为这一阶段的住房货币化改革的基本方向虽然是正确的,但由于政府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目标,过分强调房地产的支柱产业作用,过分强调依赖市场提供住房,从而忽视了住房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导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型住房的建设严重不足,房价非正常高企,引发了低收入阶层和无房群众的严重不满。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1998-2005年间“唯市场导向”的住房政策进行反思。 论文进而分析了2006年以来广州所采取的住房保障政策措施及其效应,认为大量保障型住房的推出以及广州市整体房价的回落,表明广州市政府已开始纠正前一阶段“重房地产发展,轻住房保障”的思路,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和化解供求矛盾的措施,使住房保障政策初步回归公共服务职能。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建国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两个不同阶段住房政策的比较,以及借鉴参考境外住房保障政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广州住房保障政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较具体的调整措施和改进建议。 本论文在应用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公共政策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规范论证,同时辅以对广州市住房保障工作相关数据和房产价格的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达致预期的研究目标。作者认为,对广州住房保障工作的阶段划分、对“唯市场导向”房改政策的反思、以及对广州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分析,对于转型社会重构住房保障制度,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适时穿插运用一些歌曲,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示历史,使历史鲜活、饱满,而且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课堂充满情趣和魅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利用历史歌曲巧妙地导入新课、利用历史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历史歌曲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利用历史歌曲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阐述歌曲在
【摘要】爱国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爱国主义渗透方法  爱国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主要方法有: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中,对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自身对教学方式也随之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自新课改后,我们的历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如何更好更精准的理解理念本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出适应现代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我们每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眼前的重任。本文通过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对策。  【关键词】高中历
摘 要:近些年我国建设方面逐渐开始使用BIM技术,在建设领域可逐渐发现其建筑模型与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共享的优点,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中能够让建筑工程中的数据得到有条理的整理。在进行建设项目对审计跟踪的时候科学运用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良好的使用BIM技术能够使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的主要内容为BIM技术应用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摘要】时事政治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全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时事政治作为一个新鲜的时政热点,其对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政治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政治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时事政治的必要性,提出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如何将时事政治融入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直面群众和直面实际问题的重任。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关乎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民生活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或协调的发展。对教师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对学生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显著提高和发展。如何实现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
【摘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的知识和文化传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且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特征及任务提出了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理念。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人为本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重要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其宗旨。没有学生的“先学”,没有充分的准备,就没有生本课堂的亮点和精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这就是前置作业的目的。  以下是关于初中历史课生本教育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和同行们商榷。  一.学习目标的设计应突出体现在知识目标,表述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  既然是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