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早实核桃品种果实生长发育与油体积累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实中油体的积累与果实的发育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有关早实核桃生长动态规律与油体积累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以早实核桃品种新温185号和新新2号为研究对象,从雌花授粉5 d后开始测量核桃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单果重、纵横侧三径及种仁的干、鲜量。同时,运用解剖学方法观察果实的发育;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果皮的发育,利用超薄切片技术和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核仁超微结构变化及油体形成的时间、部位和积累过程,旨在阐明种仁发育和油体形成过程,为核桃高含油率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核桃果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缓慢生长期(花后30 d以内)、快速生长期(花后30~70 d)、缓慢生长期(花后70 d之后)。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核仁干重和鲜重、纵横侧三径均为“慢-快-慢”的累积模式,为单S型。核桃果皮可分为外、中、内3层,发育阶段可分为前后2个时期;前期时,各层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后期时,各层之间的界限清晰可辨。胚的发育经历了细胞原胚(花后10 d前)、球形胚(花后10~20 d)、梨形胚(花后20~30 d)、心形胚(花后30~40 d)、鱼雷形胚(花后40~50 d)、子叶胚(花后50 d后)等6个阶段。核桃种子内的油体发生于内质网;油体在胚内出现的时间早于子叶内。花后60 d(新温185号为6月15日;新新2号为6月25日)左右核桃种子内油体开始出现,之后由细胞边缘向细胞中央逐渐地积累,最后油体几乎充满整个细胞;花后60 d左右核桃种子内蛋白体开始出现,之后不断增多到成熟期后略有减少;花后50 d之前,淀粉粒逐渐增多,之后迅速减少。在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油体与蛋白体的变化趋势一致,与糖类的变化趋势相反。高油品种新温185号核桃种子内的油体比低油品种新新2号核桃内的油体排列紧密,空隙小。在胚内,新温185号核桃油体直径和油体与细胞的截面积比极显著高于新新2号,而油体的数量极显著低于新新2号核桃(P<0.01);在子叶内,新温185号核桃油体的数量和油体与细胞的截面积比极显著高于新新2号,而油体的直径极显著低于新新2号核桃(P<0.01)。同一品种内,子叶内油体的直径和油体与细胞的截面积比极显著大于胚内,油体的数量则极显著少于胚内(P<0.01)。油体数目随着油体直径的减小而增多(或增大而减少)。油体与细胞的截面积比是影响种仁含油量的内在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盐酸苯环壬酯(phencynonate hydrochloride,PCH)和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PH)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发明的新型抗胆碱药,盐酸苯环壬酯对晕动病(moti
内吗啡肽-1(EM-1,Tyr-Pro-Trp-Phe-NH2)和内吗啡肽-2(EM-2,Tyr-Pro-Trp-Phe-NH2)是1997年从牛脑中分离提纯的对μ阿片受体有着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内源性阿片肽。它们参与了体内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特别是痛觉调控,被视为潜在的可替代吗啡的深层次痛觉调节药物。由于EM-1具有优于EM-2的治疗学特性,因此推测EM-1比EM-2更适于作为新的安全镇痛药物进行
本文主要总结了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利用活体观察法和培养计数法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的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等对其土壤纤毛虫进
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和抑菌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对重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楼皂苷、重楼甾醇的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对重楼多糖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研究较少。本试验利用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研究重楼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寻找和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和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7-8周龄、体重25-30 g的
高山原始森林普遍存在的林窗、树木的遮挡与集流作用及微地形的影响,使高山森林内普遍存在雪被覆盖厚度及持续时间等明显不同的雪被斑块。高山森林土壤氮转化受到土壤生物和
石斛是兰科植物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其有效活性成分为多糖、生物碱、黄酮、酚类和苄基化合物等。研究石斛茎总多糖含量(STPC)在石斛种间的遗传基础,对了解石斛多糖的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的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多糖含量高、鲜食口感好、抗虫、耐旱的石斛新品种,一直是石斛育种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石斛杂交育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周期长、效率低,影响了优质石斛新品种的培
学位
近年来,在养殖业暴发的大规模的感染性疾病导致了海水鱼类的大量死亡,而抗菌肽被证明是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种主要机制而可能用于对抗感染性疾病。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为内陆高山国家,具有复杂的生态系统,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众多珍贵的生物物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纯培养法、16S rDNA PCR-RFLP分
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是新疆核桃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以往关于核桃的研究多集中于叶片矿质元素浓度的变化或成熟果实组成成分含量的变化,而对于树体矿质元素
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干旱的影响。干旱可诱导许多基因的表达,脱水素基因是其中之一,它属于LEAD-11家族(胚胎发育后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s)),它可被干旱、盐渍及低温等逆境胁迫条件诱导。脱水素富含亲水性氨基酸,具有高度亲水性。水分亏缺下,脱水素可以作为核酸或胞质大分子的稳定剂。干旱胁迫造成植物细胞脱水,使膜脂双分子层表面的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