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箱基—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对正确预测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近二、三十年来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之一。目前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表明,在地基土质较软的情况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物的动力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地震响应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高层建筑在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下的结构设计也作了一定解释。但许多理论研究结果由于缺乏试验验证难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本文针对上述现象,设计实现了土—箱基—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野外现场大比例(1/2)试验模型。该试验模型建在真实无限域场地土上,避免了截断人工土层带来的试验误差,同时上部结构采用7层12m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避免了常规小比例模型由于难以满足相似关系而不能作定量研究的缺点。该大比例模型试验是目前国际上最大比例的框架结构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 在野外大比例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工作将围绕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这一课题作进一步探讨,侧重于水平地震作用下成层地基中的箱基—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认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为实践应用提供指导,亦为考虑层状土—箱基—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分别做了如下工作: 1、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概括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开展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水平,对地基—桩—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已有研究工作成果的局限性及优缺点,提出了本文针对箱基上下部结构体系所采用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途径以及基本框架思路。 2、完成了野外大比例(1/2)土—箱基—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上部结构空载、半载和满载三种工况下的结构脉动、牵引、顶部激振和爆破震动试验以及上部结构满载情况下箱基半开挖和全开挖工况下的结构脉动、牵引和顶部激振试验。获取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宝贵试验数据,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相互作用对体系动力特性以及动力反应的影响。 3、对模型试验的层状场地土分别通过现场下孔法剪切波速试验和室内循环单剪试验进行了动力特性对比试验研究。首次运用最新引进国内唯一的循环单剪系统,对场地内各层土分别进行循环单剪试验,确定了场地各土层的动力特性指标。现场剪切波速试验计算得到的各土层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dmax值与实验室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教会幼儿怎样对待失败,教师要善待幼儿,尊重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助幼儿树立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 尊重 鼓励 游戏  自信心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有了自信心就容易获得成功,又可增强自信心。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  缺乏自信心的幼儿
红外光谱成像仪正在被考虑用于空对地目标探测应用。红外傅时叶变换光谱仪已被用来进行目标和背影的野外测量。对这些测量的分析已经证明了目标与背影颜色的存在(光谱判别)以及
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呈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设计实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事
为观察华蟾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将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联合化疗。A组37例为应用华蟾素联合NP方案;B组35例为
逻辑推理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形成数学结论的重要方式.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作用下土坡的灾变机理及TDR监测”(50278087),以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土体的含水量变化监测、边坡是否产生滑动——滑动趋
适合在高温下工作的紧凑型太阳盲固态紫外光电探测器,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政府部门,都有着广泛的需求.将Ⅲ-Ⅴ族氮化物用于光电探测器应用,预计可以使光电探测器在一个很宽的温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引导,进而引发各个学科教师以此为教学依据,积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新课改下的教育改革重要目
遨游书海,把朗读、默读、广泛阅读、反复阅读和思考紧密联系起来。文章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进行了分析,指出学生要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