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微累积成形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紧凑、低温快速启动、高效环保、经济安全等优点,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双极板作为PEMFC的关键组件,具有隔离并均匀分配反应气体、收集并导出电流、串联各个单电池等功能,是影响电池组性价比和PEMFC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石墨双极板相比,金属双极板具有导电导热性好、强度高、致密性好、机械加工性好等特点,适合批量生产。   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金属材料双极板加工方法的研究大多在宏观领域,利用目前的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技术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且不能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在微型燃料电池领域,随着外形尺度的微型化,双极板的尺寸也相应减小,会产生由于微型化而带来的尺寸效应,其成形工艺不能沿用原有的冲压工艺,必须进行微成形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针对PEMFC金属双极板的精密累积成形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和数值分析,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   (1)在介绍板料增量成形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累积成形的成形机理、板料累积成形时的应力应变状态、成形轨迹设计原则和常见成形缺陷。   (2)以蛇形双极板流道成形为例,建立了双极板累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蛇形流道累积成形过程中相关工艺参数(垂直压下量、成形速度、厚度、成形工具头直径、压边力和摩擦条件)对成形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累积成形主要工艺参数对双极板厚度减薄和回弹率的影响规律。   (3)分析结果表明成形工具头直径过小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尤其在流道的起始点和后半段较严重,随着成形工具头直径的增大,成形工具头与板料的接触区域增大,应力集中减小,成形性能有所提高,回弹减小;板料厚度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板厚减薄率随着垂直压下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回弹率反之;随着板厚增大,流道成形深度逐渐减小,而最大回弹率增大;成形速度越大,等效应力也增大,如果仅分析最大减薄率,低成形速度有利于成形性能的提高;压边力增大,等效应力也增大,而流道深度减小;摩擦因数增大,板料最大等效应力增大,总体上最大厚度减薄率、流道深度和最大回弹率呈减小趋势。   (4)根据双极板成形要求和成形特点,借鉴宏观的模具设计理论,设计并研制了微累积成形实验装置,研制的装置最高重复定位精度达到2μ,具备速度调节和数据采集功能。在搭建的微增量成形实验装置上对铝合金3003薄板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对于垂直压下量、厚度、成形工具头直径、摩擦条件和成形速度等参数对成形力和回弹的影响,实验与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的重要性为着手点,进而对其建设途径予以充分的探究与剖析,从而进一步的促使电力企业得以达成文明、和谐以及长远发展的目的.
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赋存情况多变,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突出,将给矿井造成巨大人力、物力损失。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矿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伤亡人数仅排在因交通事故伤亡之后。随着开采深度地不断加深,生产能力地提高,地质条件也更加复杂化,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着巨
在语文教学的一开始,阅读就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综合上的协调发展之下,才能通过阅读进行良好的教学输入与知识积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进一步感受其魅力.面对小学环
生活即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属于艺术范畴的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为了将尾矿用于采空区充填,减少尾矿在地表排放造成的污染和安全隐患,本文以某铁矿尾矿为原料,进行了尾矿高效浓缩和高浓度尾矿的流变特性研究,为尾矿浓缩和尾矿充填料浆的管道输
德育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德育工作,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数学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在教学中结合
无缝钢管在国民经济中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钢材。在热轧厚壁管时,容易出现内六方缺陷,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控制内六方程度是无缝钢管制造业一直在寻找突破的问
光学相干层析(OCT)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学成像手段。基于微型化光纤扫描探头的光学相干层析系统,能与内窥镜、导管或针管有机结合,使得针对人体内腔表面以下或深层
摘 要:本文就集输站库主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主体设备在原油处理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评价在同种工况条件下不同设备的运行效果,为集输站库设备运行效益最大化及设备的更替选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设备;适应性;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204-01  随着稠油开采的不断深入,原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断变化,使得原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