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LDMOS器件高压新结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加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对微电子器件的需求非线性增长,以SiC、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有效改善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指标,解决了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面临着由材料限制带来的诸多问题,满足了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智能交通、物联网工程、消费电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对高压、高频、高功率、高温以及抗辐射功率半导体的需求。
  与纵向分立器件相比,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LDMOS)器件因其固有栅电荷小、便于集成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但是,SiC LDMOS器件的研究,仍然面临LDMOS器件普遍存在的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的矛盾关系;同时,对于SiC LDMOS器件,还存在由SiC自身晶格特性限制的SiC/SiO2界面退化问题,目前尚未形成高可靠性的工艺流程。SiC LDMOS器件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的矛盾关系,由SiC/SiO2界面退化导致的沟道反型层迁移率低,可靠性研究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与应用。因此,深入研究SiC LDMOS器件的电场调制原理与工艺可行性设计,优化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的折衷关系、提高沟道反型层迁移率和器件可靠性,有助于推动SiC LDMOS器件的商用进程。
  本文研究以优化SiC 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折衷关系为基本目标,借助SiC材料自身的耐压特性,确保器件一定的耐高压水平,在此前提下探讨SiC LDMOS器件的电场调制原理,以电场调制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优化器件击穿电压的敏感参数、提高漂移区掺杂浓度来改善器件的品质因数,实现器件耐压、功率功耗和响应速度的整体改善。
  为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本文的研究需求,系统的梳理、归纳出高压SiC LDMOS器件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半导体物理学框架方程、量子统计学模型体系,借助理论与文献经验修订了模型参数,并归纳凝练出本文SiC LDMOS器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核心是发挥SiC材料优良的微电子学特性,对Si LDMOS器件设计过程中通常的技术取向做出必要的修正,发挥SiC材料与器件结构对器件性能的交互影响,使SiC材料与器件结构对器件性能的提升产生“1+1>2"的效应。
  (2)为解决LDMOS器件击穿电压与导通电阻的矛盾关系,基于RESURF原理、介质场增强原理,部分SOI技术,横向变厚度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L形埋氧层的横向功率器件DL-SiC LDMOS。在该器件结构中,利用L形埋氧层的拐角形成固定电荷积累,通过增强埋氧层电场来提高漂移区内部的电场强度。在有源区下方以及漂移区下方双L埋氧层之间的SiC窗,解除了埋氧层对漂移区纵向电场扩展以及有源区散热的限制。该结构可同时实现提高器件的耐压性能,优化器件的品质因数,改善器件的散热性能。
  (3)为解决DL-SiC LDMOS器件由于SiC/SiO2界面质量缺陷导致的工艺可靠性问题,在继承DL-SiC LDMOS器件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体结构的具有阶梯复合漂移区的SiC横向功率器件SC-LDMOS。利用横向变厚度技术,对器件漂移区表面横向电场分布进行优化。采用Multi RESURF技术,在增加器件纵向电场强度、进一步提高SC-LDMOS器件耐压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漂移区表面的掺杂浓度来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实现了器件的品质因数、开关速度和散热性能的整体折衷优化。
  (4)将SC-LDMOS器件耐压性能的研究延伸至辐照环境,考察单粒子辐照效应对器件击穿电压的影响,并采用P+源区扩展法对器件的SEB效应进行加固。本文在研究SC-LDMOS器件单粒子辐照损伤问题的过程中,依据SiC的临界击穿电场与SiO2相近的客观事实,和器件的材料与结构对器件的击穿电压存在交互影响的认知,认为在SiCLDMOS器件中,SEB阈值与SEGR阈值相差不会太大,4H-SiC LDMOS器件单粒子辐照损伤不存在如“Si LDMOS器件单粒子辐照效应体现在易触发SEB损伤”的固定模式。SiC LDMOS器件单粒子辐照效应的触发主要受器件结构特性的影响,SEB和SEGR触发均可发生。本文关于SC-LDMOS器件单粒子辐照效应的仿真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其他文献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脑动脉瘤,动脉瘤的破裂是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年内发生破裂的风险为1.4%,5年内发生破裂风险为3.4%。据统计动脉瘤发生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大于4mm)更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难题,弹簧圈介入后栓塞率和复发率均在40%以上。面对这种高致死率疾病,植入式载药血管覆膜支架为宽颈动脉率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案。理想的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端粒长度与人类衰老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成为研究热点。端粒长度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标记,但目前将其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还存在较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来自端粒长度的检测技术的局限,现有端粒长度检测技术相对复杂,各有所短,无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致使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不一,甚至同一实验室不同批次检测结果不一,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快
学位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近年来由于土壤酸化及其频繁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当铝以Al3+的生物活性形式存在时,可抑制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人体健康,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使用酿酒酵母细胞模型筛选铝离子的响应基因,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分子机制。  首先,通过离子组学的方法研究铝对酿酒酵母细胞内钠、钾、镁、钙磷等离子平衡的影响,发现50μg/ml(中抑制浓度)A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高温操作的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文针对天然气、合成气及水煤气等工业上常见的燃料气源,研究CH-HO、H-CO组合气体为燃料时SOFC的发电性能,为下一步研究燃料气体在电极的反应规律及动力学行为打下基础.该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以YSZ、Ni-YSZ及LSM分别作为电解质、阳极及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凭借其在功耗、对比度、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成为了高端显示技术的标志。然而,Mura缺陷的普遍存在限制了AMOLED显示面板的良率。依靠人眼的传统Mura缺陷检测不但成本较高,还会受检测人员的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依托视觉算法的显示面板缺陷检测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的算法普遍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和适用性差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文设计了A
学位
表面等离子激元波(Surface Plasmon Wave,SPW)的发射与控制是等离子体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等离子激元学的相关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动量失配,传统的SPW激发方案依赖于棱镜的全内反射或光栅的衍射,或是利用波导与汇聚光束所产生的消逝波,然而,这样的方案不适合紧凑和高度集成的光子器件。在这方面,通过纳米天线激发SPW,包括亚波长狭缝、孔径和纳米颗粒,代表了一种更为可行
红外焦平面阵列作为现代红外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安全性高、适应性强、体积小和功耗低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探测单元的尺寸存在差异、读出电路以及工作温度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红外焦平面阵列在相同的辐射入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输出,即响应非均匀性。响应非均匀性降低了红外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因此在后续应用前必须进行非均匀性校正。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图像的特点和引起红
室内定位是将位置服务、物联网等应用由室外走向室内的关键技术之一。WLAN室内定位因为成本低廉,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这项技术最后的关键步骤是从数据库中筛选出若干目标位置指纹群体,即目标群体筛选,然后将目标位置估计为这些目标群体的加权位置中心。目前,WLAN室内定位存在目标群体筛选方式固化的问题,从而导致目标位置估计不准。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建库→聚类→目标群体筛选”步步优化的思路对基于目标群体筛选
电力电子领域及信息科学领域中,承担控制与传输电能角色的增强型功率开关器件,能耗指标非常关键。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的增强型功率开关器件,拥有高击穿电场和高电子迁移率,比第一代半导体材料Si的增强型功率开关器件,能量传输效率更高。除此之外,GaN材料的高辐射耐受性,使得增强型GaN功率开关器件比Si的器件,在比如卫星的太阳能电源供应系统等辐射环境的应用中,更具优势。GaN增强型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SPIC)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缩减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设备可靠性,而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一块芯片上可以将高压分立器件和低压控制电路同时集成。基于绝缘体上硅(Silicon-On-Insulator,SOI)技术的横向双扩散功率MOS(La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