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案构建及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端粒长度与人类衰老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成为研究热点。端粒长度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标记,但目前将其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还存在较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来自端粒长度的检测技术的局限,现有端粒长度检测技术相对复杂,各有所短,无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致使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不一,甚至同一实验室不同批次检测结果不一,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快速高效的方法检测端粒长度。
  支原体污染在实验室屡见不鲜,据调查及研究显示,实验室30%-60%细胞都被支原体污染过。细胞基质的支原体污染将导致受污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巨大变化,对科研结果及生物制品的制造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常见的支原体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法、电镜观察法、DNA荧光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PCR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检测支原体,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支原体污染,对后续的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实时性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完成多重反应的优势,可以实现同时对参考基因及目的基因的检测,提高基因检测的准确度,在分子诊断领域运用广泛。
  本论文由两部分工作构成:1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端粒长度方案。2.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支原体方案及应用。
  第一部分:
  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多重荧光定量PCR的更为简单方便快速的端粒定量检测方案。参照OCallaghan等在2011年发表的TEL及36B4引物序列,及Myakishev等在2001年发表的universal ET-labeled primers(简称Uniprimer),依照引物、分子信标、TaqMan探针及Uniprimer设计原则,本研究设计并合成看家基因36B4引物,分子信标,Telomere(简称TEL)加尾延伸引物及分子信标、Uniprimer。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及分子信标浓度、Mg2+浓度、反应体系建立单重分子信标检测36B4及TEL方案,结果表明:36B4 Ct值为25左右,TEL Ct值为15左右。36B4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55,扩增效率为124.217%;TE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86,扩增效率为112.908%。相关性较好,扩增效率较高,可实现端粒长度检测。利用SYBR Green染料检测TEL, Uniprimer探针检测看家基因36B4,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及Uniprimer浓度,建立端粒长度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案。结果表明:36B4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扩增效率为105.237%;TE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1,扩增效率为116.427%,相关性较好,扩增效率较高;固定36B4浓度,TEL浓度加倍后,结果显示36B4 Ct值较稳定,TEL浓度相差两倍约差1个Ct值,且比较单重与双重结果,双重检测-△Ct值均小于单重的。构建易于稳定扩增和保存的基于质粒标准品及大肠杆菌基因组标准品,实现不同批次检测的数据比较。
  利用该方法随机选择血液抽提基因组样本,分别以混合样本作为标准品及标准大肠杆菌基因组标准品检测端粒长度,两者检测结果较一致。进一步优化该方案后,以混合样本作为标准品用于检测60例血液抽提基因组样本的端粒相对长度,重复性验证实验显示检测结果较稳定。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多重荧光定量PCR端粒长度检测方案,可以有效消除孔间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稳定性,且操作简单,快速。提供对照标准品可以在不同批次之间使用,实现不同批次之间结果的有效对比。
  第二部分: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支原体,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标记两种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及相关引物,其中报告荧光基团FAM检测支原体,报告荧光基团VIC检测参考基因。根据支原体16S核糖体RNA和参考基因TOP3A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与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和扩增效率分别为0.995和113.36%;灵敏度为10 copies;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证明该检测方法高效。利用该方法对随机挑选279例细胞抽提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有126例为支原体阳性样本,阳性率45%。检测3例细胞培养上清样本,结果1例支原体阳性,2例支原体阴性。从检测的样本中随机选择3个阳性样本及2个阴性样本使用普通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将其测序,测序结果比对正确。
  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支原体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细胞抽提DNA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支原体检测,该方案操作简单、高效。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西方美学关于“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历史语境,考察当代法国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的审美概念。朗西埃关于美学与艺术的全部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应“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激进版本,呈现出同历史上其他理论家相比极为迥异的面貌。在他为我们提供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朗西埃审美概念最为独特之处:在朗西埃的激进平等视域中,审美主体与政治主体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审美”与“政治”皆是同一个平等主
《启蒙辩证法》是阿多诺代表性哲学著作之一,《美学理论》是阿多诺的主要美学著作,《启蒙辩证法》是理解《美学理论》的关键文本,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是他的“启蒙辩证法”在美学领域的具体演绎,是阿多诺重拾“启蒙理性”在发展过程中丢失的“启蒙精神”的一种寄托和希望。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产生的政治背景是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这对阿多诺思想展现出来的犀利的批判态度、透彻的辩证思维,包括阿多诺学说内容本身都影响很
学位
侗戏是中国22个少数民族剧种之一,三江县侗戏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脉。它发展百年来已然成为侗族人民的审美意趣、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但目前学界对其侗戏研究存在重贵州、轻广西,重表演、轻剧目等问题,对三江县侗戏剧目的研究更是存在大量空白。  笔者根据前人已有记载剧目加上田野调查,共搜集到五百多个现存三江县侗戏剧目。通过对这些剧目进行系统类型划分,探寻各类型剧目在不同历史分期的发展特点,比较三
学位
仲并,字弥性,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主要活动在南宋前中期。早年以学官身份步入仕途,历任教授、通判、知州等职,晚年知薪州,主掌一州之政。仲并诗文兼擅,在江南一隅颇有文名。仲并《浮山集》由其外孙孟猷编订,原本已佚,现世文献依据《永乐大典》辑佚,存为十卷。本文拟以仲并《浮山集》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维持文本原貌的前提下,通过注解的形式对《浮山集》进行整理,以疏通文义,其次在注解的基础上作综合研究。  
蒲寿宬,生卒年不详,字镜泉,号心泉,清源(今福建泉州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回族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不着于正史,只能通过他文集中的诗篇以及友人的记载略知其事迹。如卷一《梅州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可知他在度宗咸淳八年(1272)前后曾任梅州知府,同时《闽大记》也有记载:“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于民一毫无所取。”《投后村先生刘尚书》可知他曾与刘克庄交往,并且希望通过他的引荐以达到晋升仕途的目的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亨利·詹姆斯著名的“国际主题”以及他如何在小说《淑女画像》中使用意象模式来体现该主题。全文共分五章。 首先,文章对作者亨利·詹姆斯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第二章中,本文作者提出了“国际主题”这一术语以及它的定义和作用并举典型事例来说明它是如何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得以体现的。詹姆斯以他的“国际主题”(美国人的天真无邪面对欧洲人的老于世故)而闻名于世。《淑女画像》就是“国际主题
学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er-related 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为TNF超家族之一,其通过与死亡受体(TRAIL-R1和TRAIL-R2)结合,选择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TRAIL这种特异性杀伤肿瘤的特性,使其成为恶性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以TRAIL为基础的肿瘤治疗策略包括重组可溶性TRAIL、TR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的肽链内切酶,可以引起炎症组织的破坏,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标志物,而且能够降解基质膜和胶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但是当MMPs抑制剂类药物应用于癌症临床试验时会引起了很多副作用,这揭示了MMPs在炎症性疾病和癌症进程中具有新的生物学功能。  MMP-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癌症作为人类健康事业道路上的一大阻碍,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单一治疗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单纯的化疗由于长期药物的使用,会对机体的其他脏器造成毒副作用,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则很难彻底消除肿瘤,只能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对机体会造成多次创伤,加大了病人的痛楚。因而寻
学位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脑动脉瘤,动脉瘤的破裂是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年内发生破裂的风险为1.4%,5年内发生破裂风险为3.4%。据统计动脉瘤发生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大于4mm)更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难题,弹簧圈介入后栓塞率和复发率均在40%以上。面对这种高致死率疾病,植入式载药血管覆膜支架为宽颈动脉率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案。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