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群体筛选的WiFi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定位是将位置服务、物联网等应用由室外走向室内的关键技术之一。WLAN室内定位因为成本低廉,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这项技术最后的关键步骤是从数据库中筛选出若干目标位置指纹群体,即目标群体筛选,然后将目标位置估计为这些目标群体的加权位置中心。目前,WLAN室内定位存在目标群体筛选方式固化的问题,从而导致目标位置估计不准。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建库→聚类→目标群体筛选”步步优化的思路对基于目标群体筛选的室内定位方法展开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通过对常规WiFi室内定位流程的分析,发现了其在离线工作量、聚类质量、粗定位和精定位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室内定位流程上的优化。在离线阶段,新增了插值和聚类处理的联合过程。通过联合过程有效减少了离线建库的工作量和提高了位置指纹群体的聚类质量。在在线粗定位阶段,新增了位置指纹群体的过滤过程。通过过滤过程可以初步过滤掉一些信号差异较大的位置指纹群体,减少了精定位中目标群体误筛选的可能性,提高了在线定位的定位精度。在在线精定位阶段,新增了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的过程,使得定位算法可以根据在线状态自适应筛选出合适的目标群体,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2)针对离线建库工作量繁重、数据库中位置指纹群体聚类质量不佳的问题,本文采用了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与加权K最近邻插值算法的联合处理。首先,针对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收敛和时效问题,使用了动态阻尼因子、动态偏向参数、二分法和记忆元组法等措施。经过仿真实验,证明了使用的系列措施可以有效保证算法的收敛、尽可能少的运行时间和更佳的聚类质量。其次,针对离线建库工作量繁重的问题,本文采用了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为加权K最近邻插值算法寻找可信邻居,然后再对这些可信邻居使用K最近邻插值算法进行未知数据的插值处理。实验证明,采用可信邻居进行插值处理可以以原本更少的采集工作量获得贴近的定位结果。最后,插值处理后的位置指纹群体再次采用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处理。实验证明,最后的聚类处理结果具有更高的聚类质量,可以得到更佳的定位精度。
  (3)针对目标群体筛选不准确、目标群体筛选数量固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的压缩感知定位算法和一种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的加权K最近邻定位算法。所提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的压缩感知定位算法首先计算出目标点与所有数据库中位置指纹群体之间的信号差异值。其次,按照信号差异值排序,过滤掉较大差异项,将位置指纹数量筛选到指定数目。然后,采用基于阈值的检测方法对信号恢复向量不断进行迭代估计,直到迭代结果满足条件为止。最后,通过得到的恢复向量确定目标群体的数量以及权值。经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比原压缩感知定位算法高出42%。所提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的加权K最近邻定位算法首先计算出目标点与所有原群体之间的信号差异值。然后,按照信号差异值排序,通过寻找与目标点的信号差异相似项个数来动态调整目标群体的数量K,最后得到K个较小信号差异值对应的目标群体,用以目标位置估计,以此提高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动态K值策略的定位精度比传统固定K值策略提高了21%。
  本文通过对基于目标群体筛选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弥补了目前目标群体获取方式固化的漏洞,获得了更高的定位精度,为以后WLAN室内定位通过自适应目标群体筛选获取准确的目标位置估计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WLAN室内定位的实用化进程。
其他文献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er-related 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为TNF超家族之一,其通过与死亡受体(TRAIL-R1和TRAIL-R2)结合,选择性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TRAIL这种特异性杀伤肿瘤的特性,使其成为恶性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以TRAIL为基础的肿瘤治疗策略包括重组可溶性TRAIL、TR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的肽链内切酶,可以引起炎症组织的破坏,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标志物,而且能够降解基质膜和胶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但是当MMPs抑制剂类药物应用于癌症临床试验时会引起了很多副作用,这揭示了MMPs在炎症性疾病和癌症进程中具有新的生物学功能。  MMP-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癌症作为人类健康事业道路上的一大阻碍,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单一治疗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单纯的化疗由于长期药物的使用,会对机体的其他脏器造成毒副作用,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则很难彻底消除肿瘤,只能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对机体会造成多次创伤,加大了病人的痛楚。因而寻
学位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脑动脉瘤,动脉瘤的破裂是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年内发生破裂的风险为1.4%,5年内发生破裂风险为3.4%。据统计动脉瘤发生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大于4mm)更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难题,弹簧圈介入后栓塞率和复发率均在40%以上。面对这种高致死率疾病,植入式载药血管覆膜支架为宽颈动脉率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案。理想的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端粒长度与人类衰老以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成为研究热点。端粒长度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标记,但目前将其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还存在较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来自端粒长度的检测技术的局限,现有端粒长度检测技术相对复杂,各有所短,无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致使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不一,甚至同一实验室不同批次检测结果不一,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快
学位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近年来由于土壤酸化及其频繁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当铝以Al3+的生物活性形式存在时,可抑制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人体健康,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使用酿酒酵母细胞模型筛选铝离子的响应基因,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分子机制。  首先,通过离子组学的方法研究铝对酿酒酵母细胞内钠、钾、镁、钙磷等离子平衡的影响,发现50μg/ml(中抑制浓度)A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高温操作的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文针对天然气、合成气及水煤气等工业上常见的燃料气源,研究CH-HO、H-CO组合气体为燃料时SOFC的发电性能,为下一步研究燃料气体在电极的反应规律及动力学行为打下基础.该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以YSZ、Ni-YSZ及LSM分别作为电解质、阳极及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凭借其在功耗、对比度、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成为了高端显示技术的标志。然而,Mura缺陷的普遍存在限制了AMOLED显示面板的良率。依靠人眼的传统Mura缺陷检测不但成本较高,还会受检测人员的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依托视觉算法的显示面板缺陷检测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的算法普遍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和适用性差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文设计了A
学位
表面等离子激元波(Surface Plasmon Wave,SPW)的发射与控制是等离子体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等离子激元学的相关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动量失配,传统的SPW激发方案依赖于棱镜的全内反射或光栅的衍射,或是利用波导与汇聚光束所产生的消逝波,然而,这样的方案不适合紧凑和高度集成的光子器件。在这方面,通过纳米天线激发SPW,包括亚波长狭缝、孔径和纳米颗粒,代表了一种更为可行
红外焦平面阵列作为现代红外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安全性高、适应性强、体积小和功耗低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探测单元的尺寸存在差异、读出电路以及工作温度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红外焦平面阵列在相同的辐射入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输出,即响应非均匀性。响应非均匀性降低了红外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因此在后续应用前必须进行非均匀性校正。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图像的特点和引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