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X”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用结构,前人在讨论疑问代词“什么”的用法时关注到了它的否定用法,随着构式语法的兴起,学者又将其作为否定构式来研究。我们注意到,“什么X”不是孤立存在于静态句子中的一个否定结构,它和上下文联系紧密,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还向受话人传递某种情感态度,是存在于语篇句子中与引发语相对的应答语。因此在对话语境中表否定义的应答语“什么X”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将借助构式语法、会话分析等相关理论,系统地对否定应答语“什么X”进行描写和分析,揭示其在互动视角下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征和规律并解释其否定机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四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变项“X”的构成成分、表达否定义的辅助手段和应答方式来分析“什么X”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否定对象X形式简短、取值广泛,可以分为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语气词和句子这五类典型成分以及不具代表性的其他成分,“什么”与“X”合在一起作为整体共同表达否定意义,是一个不参与其他句法运作、独立性强的否定构式。语调、标点符号、语气词、叹词、称呼语、詈骂语、引语、后续句可以辅助该构式表达否定语气,在“什么X”前后添加不同的辅助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根据X在形式内容上和前述话语的联系,否定方式分为引述式否定和直述式否定两类,前者又分为直接引述式、选取引述式和间接引述式三小类。第二章总结了“什么X”否定的语义类型和否定用法的特征。根据否定内容是否与命题相关,语义类型分为言语行为否定和命题否定。言语行为否定的变项X主要是可以转喻成某一行为状态的话语内容,否定义与该行为状态的发出者、发出时间、说话人的情绪意图和受话人的行为反馈相关,表达说话人对X这一行为、状态的主观不满等消极态度。命题否定分为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X”的真值条件否定、表“不是合适的X”的适宜条件否定和表“不是合格的X”的典型条件否定三类,主要否定命题内容或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什么X”具有主观性、引述性、互动性、简练性的否定特征。第三章结合会话语境,归纳了“什么X”的语用功能和影响因素。“什么X”在否定的同时还具有表正面积极的谦虚、宽慰、嗔怪、调侃等和谐型情感功能和表负面消极的感叹、回避、评价、嘲讽、反驳、劝阻、拒绝、责怪、斥骂等冲突型情感功能,谦虚功能和斥骂功能处于人际功能否定序列的两端,其他处于中间过渡位置的情感功能具有交叉性。除了表达否定情感态度,作为应答语的“什么X”还能联结上下文,激活并导入某一未被关注的话题,从而可以抢占、转接、延续、终结话轮,具有衔接语篇、调控话题、处理话轮的作用。交际双方的会话语境、亲密程度、位置远近、身份地位都会影响其语用功能的发挥,由于“什么X”的主观性非常强,主导因素是说话人在某一具体情境下的主观情感。第四章从“什么X”的语法化、构式的主观性、前述话语的反预期性和相关交际原则解释了“什么X”表否定的生成机制。“什么”的质疑义、具有反诘作用的反问句和回溯推理是“什么X”能够表达否定的语法基础,投射在构式上的主观情感态度是否定对方话语的根本原因,说话人根据自我标准和认知对前述话语进行判定,在否定时留下了视角、情感、认识上的自我印记。而引起这一否定过程的动因是对方话语中具有反预期信息,也就是引发物,它违背了说话人已经建立的主观预期,故用“什么X”否定并用邻接句来解释说明。作为这一否定结果的多样化的语用功能离不开说话人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循、违背,违背交际原则刺激“什么X”产生冲突型人际功能,丰富了表情功能;遵循交际原则促使“什么X”产生和谐型人际功能,保证了会话的有效性。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梳理了主要结论并分析了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