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动态刚度阵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521w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刚度阵法最早由Kolousek于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是解决工程中结构动力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工具,它尤其适合于需要获得更高阶固有频率和更高精度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问题。动态刚度阵法通常也被称为精确方法,这是因为它的单元刚度阵是从单元运动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推导而来的,其中的各元素都是频率的超越函数,并同时具有质量和刚度属性。因而,动态刚度阵法可以通过极少的自由度数准确的计算出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动响应,而且随着计算频率的升高,动态刚度阵法也无需进一步细划单元。采用动态刚度阵法计算结构动力特性时,可以按结构自然节点划分单元,单元组装方法与常规有限元方法完全相同。本文着重将动态刚度阵法引入并推广到船舶与海洋结构动力分析中,利用它对船舶总体振动特性、局部加筋板结构中高频动力特性以及海洋平台的智能控制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本文首次将动态刚度阵法应用于船舶总体振动特性和响应研究中,利用它来简化计算模型,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考虑到垂向和水平振动时船体所带的附加水质量不同,所以可利用平面Timoshenko梁单元的动态刚度阵来分别计算两个方向的总振动固有频率和响应。本文采用动态刚度阵法结合Wittrick-Williams算法对299,500DWT超大型油船的总体振动固有特性进行预报,所得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通过模态叠加法来求解该船在螺旋桨激励下的总体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分别与一维梁有限元模型和三维全船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测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本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船舶总体振动的刚度主要取决于平行中体的惯性矩和剪切面积,而其沿船长方向的分布对它的固有频率影响较小,反而船舶质量沿船长分布情况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如果按理论站的位置来划分船体梁的单元时,可能会因为一个舱室的质量分布在若干个站内,需要按力和力矩等效的原则来重新调整质量分布,而采用动态刚度阵法计算时,当船舶舱室较多时可直接按照舱室分布来划分单元,避免了对船舶质量分布的重新调整,简化了计算模型,方便了数据准备工作,而且还能同时保证各单元满足梁理论的要求,提高了工程需要阶数内固有频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船舶总体振动特性分析研究提供了一个快速而便捷的计算方法。本文推导了考虑平面内振动影响的双向加筋Mindlin板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单元类型,进而为研究加筋板间的能量传递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本文以加筋中厚矩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Hamilton原理建立考虑平面内振动影响的双向加筋Mindlin板运动微分方程,再利用方程的解析解来推导其动态刚度阵,所得动态刚度阵被用于加筋板的中高频动力特性问题研究之中。首先采用动态刚度阵法对L型加筋板间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和有限元方法分别进行了比较,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所得加筋板间的耦合损耗因子可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来更为准确地对船舶舱室噪声进行预报。此外,本文还利用动态刚度阵法研究了加筋板间的能量传输关系,讨论了平面内振动、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加筋板间弯曲能量传输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预测逆控制模型。该模型是将实时采集的海洋平台所受波浪力提供给动态刚度阵建立的计算模型,通过它来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平台项部的响应,再将此响应作为模糊神经网络预测逆控制器的输入信号,由它预测出下一时刻平台顶部的控制力来对海洋平台振动响应进行控制;同时对控制后的平台响应进行实时测量,所得响应误差和扰动一起作为反馈自适应预测逆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它的输出力信号直接反馈到被控平台的项部,以此来消除被控对象的内部噪声和外部扰动。最后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主动控制模型既能很好地解决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滞问题,又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海洋平台的振动响应。本文研究表明,动态刚度阵法凭借着所需单元少、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以及适用频率范围广等特点,可以用来便捷高效地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在船舶与海洋结构动力分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该方法对船舶总体振动特性分析过程中可以提高计算精度,简化计算模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简便实用工具。毫无疑问,本文所推导的双向加筋Mindlin板单元的动态刚度阵为动态刚度阵法提供了一个新的单元类型,为研究加筋板间中高频区域内的动力特性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提出的基于动态刚度阵法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主动控制模型,为海洋平台的主动振动控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机器视觉在海洋工程中用于对被观测物体进行视觉监控、精密定位和非接触测量。随着海洋开发和研究的深入,以及国防安全的需要,作为海洋工程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
随着抗体免疫技术广泛应用在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等生产领域,人们对免疫抗体的提纯效率、纯度、成本、活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纯化方法分离效率低、操作复
目前,船舶向着超大型化方向发展,电力推进型船舶也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从而使船舶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断增大,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创出新高。因此,船舶电力系统长时间连续
本文是结合国家“211”工程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船舶减摇水舱试验装置”的研制工作进行的,对船舶减摇水舱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实现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船
水下机器人(水下航行器)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快速的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实现在船舶设计阶段对船舶水动力性能的精确预报,是船舶水动力学学科中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用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十年来,随着船舶CFD计
全回转推进器可以绕轴线作360度的回转,可以在任何方向获得最大推力,它可以使船舶原地回转、横向移动、急速后退和在微速范围内作操舵等特殊驾驶操作。装备全回转推进器可使
智能柴油机在商船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立能准确反映智能柴油机动力装置稳态和瞬态性能的数学模型对动力装置的控制、仿真和性能分析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Wartsila 7R
语用学和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两大主要分支,都是对话语意义的研究。就其不同而言,语义学是语言基本意义的研究,语用学则以语义为依托,结合语境更好地诠释言语的意义。语用学的源
研究了Fe(2+)和邻二氮菲的最佳显色条件,讨论了化工部颁布的标准用于实际测定时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完善和修订了测定各种水样及部分化工原料和产品中微量总铁含量的操作条件,建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