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用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作用规律及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用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之一,近年来成为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但在生理环境下,镁合金表面存在内皮化过程缓慢和降解速率较快的问题阻碍了镁合金血管支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系统研究了生物镁合金表面与具有快速内皮化效果的生物分子涂层的作用规律及机制,为选择具有快速内皮化功能的生物涂层提供理论支撑。由于表面结构及表面与生物分子涂层作用的复杂性,单纯借助实验很难获得涂层与表面结合的作用规律及机制。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纯镁及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官能团、氨基酸、二肽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RGD)三肽)的作用规律及机制,对选择具有内皮化倾向的生物分子涂层、镁合金成分及镁合金表面织构的加工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1)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原子尺度研究了纯镁表面与生物小分子的作用规律和吸附机制。计算了 Mg(0001)面与官能团(氨基、羧基和胍基)、氨基酸(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二肽(精氨酸-甘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天冬氨酸)和RGD三肽的吸附作用,得出三种官能团在纯镁表面的吸附能的绝对值大小顺序为:胍基(1.08 eV)>氨基(0.71 eV)>羧基(0.64eV);三种氨基酸的吸附能的绝对值大小顺序为:精氨酸(1.67 eV)>天冬氨酸(1.23 eV)>甘氨酸(1.16 eV);三种二肽的吸附能的绝对值大小顺序为:精氨酸-天冬氨酸(2.80 eV)>精氨酸-甘氨酸(2.09 eV)>甘氨酸-天冬氨酸(1.73 eV);RGD三肽的吸附能的绝对值为3.24 eV。分析生物小分子中N和O原子在Mg(0001)面吸附前后的电子结构性质,结果表明纯镁表面与生物小分子以配位共价键的方式结合。(2)研究了不同合金元素(Zn、Y和Nd)对Mg合金表面与官能团、氨基酸、二肽和RGD三肽吸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1%Zn、1%Y和1%Nd的镁合金表面,Zn增强了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的吸附;Y和Nd削弱了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的吸附;对于含1%Zn、2%Zn和3%Zn的合金表面,随Zn含量的升高,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的吸附作用逐渐增强。镁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以配位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合金的加入改变了表面Mg原子的电荷分布,影响了生物小分子中N和O原子的孤对电子与Mg原子形成配位共价键的能力,进而影响了合金表面与生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精氨酸在镁及镁合金(Mg-1Zn、Mg-2Zn、Mg-3Zn、Mg-1Y和Mg-1Nd)表面胺基定量的实验结果表明,Zn的加入,增加了表面胺基的数量,且随Zn含量的增加,胺基数量逐渐增多;稀土元素Y/Nd的加入,使Mg-1Y和Mg-1Nd表面胺基的含量有所增加;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中,观测到了 O-H、N-H、-C=O、-C-O和-NH2基团的吸收峰,表明吸附后镁及镁合金的表面含有精氨酸。(3)研究了不同缺陷浓度的Mg(0001)面及含羟基的Mg(0001)面对甘氨酸在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甘氨酸在缺陷浓度为1/36、1/6、1/3、和1/2的Mg(0001)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甘氨酸以配位共价键的方式吸附于表面,且在台阶位置吸附时最稳定。对于含羟基的Mg(0001)面,由于稳定吸附的羟基从表面Mg原子上得到一些电子,致使表面的电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甘氨酸与表面的吸附作用减弱。(4)研究了镁不同表面的表面能和功函数。结果表明,基面(0001)的表面能最低,结构最稳定;柱面(1010)、(1120)、(2130)和锥面(1011)都比基面的表面能高,易吸附生物小分子;研究表面弛豫过程中的重构现象及各个晶面优化前后的层间距,计算结果表明Mg(0001)面的一二原子层的层间距d12呈扩张趋势,而其他面的d12呈收缩趋势,这种表面的弛豫效应是影响镁表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5)研究了镁及镁合金不同表面与甘氨酸和RGD三肽的作用规律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与在Mg(0001)面的吸附类似,Zn元素促进了甘氨酸和RGD三肽在(1120)面和(1011)面的吸附,在基面、柱面和锥面的吸附能大小顺序为:AE(1120)>AE(1011)>AE(0001)。随Zn元素含量的增加,甘氨酸和RGD三肽在(0001)面、(1120)面和(1011)面的吸附能均呈增大趋势。
其他文献
最小化工件的加权完工时间和是排序论中的重要优化指标.本学位论文在几类典型的机器加工环境下研究了若干与最小化工件的加权完工时间和相关的排序问题.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与组合最优化以及排序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研究了在两台流水作业机器环境下最小化加权完工时间和的排序问题,其中在第二台机器上工件的加工时间相同.我们证明了该问题是强NP-困难的,并
热电材料能够直接实现电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应用于温差发电和固态制冷,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途径。Cu2Se基热电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热电特性,以及低成本、低毒性的商业价值,近十年来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热电材料体系之一。真空熔融-退火、机械合金/溶液合成+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等制备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Cu2Se材料的制备,但有些方法步骤
近年来,状态依赖时滞微分方程在电动力学、人口增长、经济学、工程技术、神经网络、网络拥塞控制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然而,与常数时滞微分方程不同,由于状态依赖时滞微分方程(SD-DDEs)的解空间具有较弱的光滑性,使得对其进行的理论研究面临了巨大挑战.这也使得对状态依赖时滞微分方程(SD-DDEs)的基础理论研究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关于状态依赖时滞微分方程的动力学和分岔的解析研究方法十分缺乏.因此,有必
本文主要研究了时间依赖相空间中定义的扰动发展过程的拉回l-吸引子和拉回l-指数吸引子关于扰动参数λ ∈∧的稳定性.首先,给出拉回l-吸引子关于扰动参数λ ∈ ∧在Hausdorff半度量意义下的上半连续性判定定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贝尔纲定理建立了拉回l-吸引子的剩余连续性准则,即在对称的Hausdorff度量意义下,拉回l-吸引子在参数空间∧的某剩余子集中处处连续的判定准则,并且使用Dini定理证
本文利用反谱变换方法研究几个连续和离散可积方程在无穷直线上的相关问题,并给出它们的孤子解.这几个问题包括TD方程的非零边界问题,两分量推广Ragnisco-Tu方程的衰减边值问题以及Tzitzeica方程的零边界问题.反谱变换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对非线性可积方程的线性谱问题进行谱分析.本文所研究问题的一个难点在于有的方程所涉及的谱空间为多叶Riemann面,需要先对谱空间进行改造,然后在新的谱空间中,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和发展新型能源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热电材料可以通过载流子和声子的输运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直接转换,主要应用于温差发电和制冷。与传统压缩制冷技术相比,热电器件具有体积小、无污染泄露危险、无机械运动装置等优点,在空间电源和制冷技术领域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众多热电材料中,Bi2Te3是被研究最多、应用最广、室温附近性能最好的的一种热电材料。近年来,采
本文利用经典的和推广的Darboux变换方法研究了Hermite对称空间上的四个多分量非线性演化方程,获得了常数背景下的孤子、呼吸子和怪波等局域波解,并借助于Mathematica软件对这些精确解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这四个方程具体为:Hermite对称空间AIII上的AB系统,以及Hermite对称空间CI上的AB系统、导数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和Fokas–Lenells方程.第二章
一、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GnRH-a长方案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比较研究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GnRH-a长方案的临床应用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6114个周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2705例;B组:黄体期短效GnRH-a长
由于排序论在运筹学中的重要性,排序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让排序问题和现实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多代理排序、多指标排序以及工件具有约束限制等一系列排序模型被学者们广泛研究.在排序论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一般用“工件”表示任务或者订单,用“机器”表示可利用的资源.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工件具有加工位置上限及完工截止期的单机排序问题.其中,工件Jj具有加工位置上限kj是指工件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器官移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但是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仍是阻碍移植物及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目前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仍是应用免疫抑制剂,不可否认,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是移植成功的基石,目前免疫抑制剂虽能有效的抑制急性排斥反应,但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植物的慢性排斥问题,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均没有特异性,在确保移植物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