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联惯导系统高度阻尼与罗经对准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a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以及航海领域,然而其导航误差的周期振荡问题严重影响了惯导系统的精度,所以SINS误差阻尼技术的研究是保证惯导系统精度的关键。另外初始对准的结果也间接影响导航信息的精度,因此本文重点研究SINS的阻尼和初始对准两方面的问题。  要解决导航参数误差的周期振荡问题,比较直观的思想就是在系统中引入阻尼网络来保证解算信息的实时可用。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传统阻尼方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阐述了传统阻尼的基本原理,也对惯导最常用的外水平阻尼状态进行了相关方程的推导。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船用SINS的高度通道阻尼问题。在以往船用惯导系统的研究中,均忽略了垂向通道的研究,即对天向速度和高度信息均作了相应简化。由于水平回路与垂向通道之间相互影响,所以若要实现三通道的船用惯导系统,高度通道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SINS高度通道的不稳定性出发,基于经典控制理论设计了三阶阻尼回路来对天向速度和高度信息加以阻尼,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两种系统极点配置方案。文中对三阶阻尼回路进行了参数选择分析和高度误差分析;讨论了不同常值误差源对高度误差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三阶阻尼回路的阻尼效果,也进而验证了高度误差分析的结论。另外,根据误差输入对输出的影响还对系统进行了频域分析,通过画波特图的方式分析了三种误差源的频率对高度误差的影响,该分析是讨论非常值误差对高度误差影响的理论基础。  鉴于对准误差直接影响导航解算误差,因此本文对SINS的初始对准技术进行了研究。静基座罗经对准方法是基于控制理论比较经典的对准方法,本文对其进行了理论梳理以及误差分析,针对大方位失准角问题提出了时变参数的罗经对准方法,兼顾了对准时间与对准精度的要求。  由于静基座对准应用的局限性,本文的另一重要研究内容为动基座对准方法。依然从经典控制理论的角度,沿用罗经对准方法。文中考虑了载体的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变速运动过程,通过将速度和加速度引起的各项误差等效成不同形式的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从频域传递函数的角度分析了速度和加速度对罗经对准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普勒计程仪(DVL)辅助捷联惯导系统的动基座罗经对准方法,该部分包括误差项的补偿,加速度补偿回路的设计等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动基座罗经对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第四代战斗机的迅猛发展,飞机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先进战机过失速机动、短距起降的飞行能力。为了尽快缩短我
油气运输管道具有量大、安全、便捷等优点,管道安全是国内油气供给稳定的重要保障。漏磁检测技术是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铁磁性管道缺陷检测技术,传统内检测器传感器数量和检测维度有限,容易造成对不敏感缺陷的漏检或缺陷评定误差增大,降低了管道完整性评价结果的可靠度。本文阐述了三维漏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对漏磁场进行了仿真,对三维漏磁信号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描述,研究了三维漏磁信号与缺陷的特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燃料雾化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雾化的好坏直接影响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超声速气流中燃料雾化的时间短、液雾浓密且流场中存在激波等现象,给实验测量带来
近年来由于血管方面疾病的流行,血管介入手术变得越来越普遍。介入手术需要医务人员长期暴露于X射线下,而X射线对医务人员的伤害极大,因此必须开发一种遥操作介入手术机器人代替
航天发射任务中,在发射准备阶段,对于使用氢氧燃料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在点火前的短时间里,往往会有大量氢气排放至大气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发动机排放出的低温氢气,对
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场周围噪声等值线计算并开发出计算软件,同时使用美国的综合噪声模型INM预测首都机场2008年等值线图。 本文研究了单事件噪声计算,包括飞行航迹、描述航迹
三维打印技术是基于材料叠加的原理,可以制造出任意复杂几何形状的实体,目前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该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成型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精密微小元器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对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器件的检测需求,需要有更新的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条纹投影术和显微系统相结合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提出的。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阅读文献,分析了国内外条纹投影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选定显微条纹投影测量系统和方法进行研究,用于微小元器件的三维轮廓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无线光通信技术。它可通过在基础照明设施上附加数据信息实现传输功能,并将通信与室内照明光源相结合构建室内可见光通信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