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早期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从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施行的50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50例行活体肝移植的患儿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术后发生门静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早期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从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施行的50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50例行活体肝移植的患儿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9例,其中门静脉血流异常4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门静脉狭窄2例。原发病主要为胆道闭锁4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间的性别、GRWR是否≥4%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体门静脉直径<5mm(P=0.037,OR=12.39,95%可信区间为1.16-132.38),GRWR≥4%(P=0.031,OR=8.023,95%可信区间为1.21-53.18)是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受体门静脉直径太小,GRWR太大是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仔细评估受体门静脉直径大小,控制GRWR大小,可降低术后早期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病程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水平,评估其在JIA疾病诊断及活动度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JIA患儿,收集其初诊、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的血样,同时收集反应性关节炎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样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MGB1的水平,收集并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疾病活动度评分等临床疾病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4例诊断急性坏死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NE严重评分系统(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severity score,ANEss)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扩展格拉斯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Extend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胆道闭锁患儿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现状及影响因素,评估大剂量口服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经胆道探查手术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96例。术前完成基本信息收集、生化指标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术后予维生素A 15000IU/日、维生素D 1000IU/日、维生素E 100mg/隔日口服,每月监测脂溶性维生素水平与生化指标直至患儿2岁或恢复正常水平。采用方
目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时期严重肠道炎症性疾病,严重病例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及时把握手术指征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腹部体征联合肠上皮损伤生物标志物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3、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in 2,HBD2)在辅助决策NEC手术时机中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睾丸缺血损伤的影响因素,以便术前更准确地评估睾丸缺血损伤,从而及时进行睾丸探查或防止不必要的探查。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7月到2019年6月行疝囊及同侧睾丸探查术的单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包括年龄、嵌顿时间、肠管损伤程度(术中发现)、睾丸损伤程度(探查发现)、既往手法复位次数和术前超声检查等。通过SAS9.4(
目的:探讨多个网状小切口切开减压在毒蛇咬伤导致的儿童四肢早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018年因毒蛇咬伤导致四肢OCS(包括前臂、手、足及小腿),并且采用多个小切口切开减压治疗的患儿7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儿在切开减压术前、后患肢皮肤颜色、肿胀、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长期随访患肢外观、感觉及功能。结果:术后患肢皮肤颜色明显
背景:由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高死亡率,我们认识到在疾病早期预测儿童的不良结局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一个列线图来预测重症腺病毒肺炎疾病早期患儿发生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至2019年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住院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我们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的性能通过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应用进行评估。结果
作为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日冕加热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而要解决日冕加热问题,则必须明确:一、能量从哪里来?二、能量如何输运和耗散?活动区冕环是日冕大气中典型的磁结构,因而这类磁结构中加热机制的研究是闭场区日冕加热问题研究的核心。自TRACE卫星在活动区冕环中首次无争议地给出成像观测证据(Aschwanden et al.,1999;Nakariakov et al.,1999)以来,越来越多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型、2型SMA患儿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深入了解该病临床特征与基因变异关系,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为进一步多学科管理、开展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住院56例1型、2型SMA患儿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成功随访患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SMA患儿,1型35例、2型21例,男女比=1.5:1。SMA 1型发病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多年来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术式,其难度大、并发症多、手术风险高、预后差。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更具有经验的预防及处理并发症。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8年1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基本信息,手术前检查,手术方式的选择包括P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LPD(腹腔镜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