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鳕鱼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国内目前主要的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本文以鳕鱼皮为原料,采用混菌发酵法制备无腥臭味和活性较高的鳕鱼皮胶原蛋白多肽。本研究通过从纳豆、醋曲、菌肥中分离纯化了20株具有蛋白酶、脂肪酶酶活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等特性,依据《伯杰士细菌鉴定手册》、《真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鉴定手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株进行16SrDNA测序,确定分类地位。根据微生物学鉴定结果,从中选出4株具有高蛋白酶、脂肪酶活力的益生菌菌株,其中2株细菌BNⅣ-1和JF0Y3为枯草芽孢杆菌;霉菌H-2为黑曲霉;JQⅡ-JM白为啤酒酵母。利用混菌发酵鳕鱼皮,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适菌种比例(细菌:霉菌:酵母)、最适接种量、最适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选取对发酵影响较大的料液比、菌种添加比例、发酵温度、接种量等发酵参数,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菌发酵制备鳕鱼皮胶原多肽的发酵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细菌:霉菌:酵母为2:1:1,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为8%,料水比为1:1.5,发酵时间为24h。此条件下水解度最高为50.65%。发酵液气味醇香,无鱼腥味及其他异味。经动物毒理实验证明发酵产物无毒性,4株菌均为益生菌。利用超滤膜将发酵液分离成四个分子量组分,CSPI(510kDa)、CSPII(35kDa)、CSPIII(13kDa)、CSPⅣ(<1kDa)。采用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鳕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对羟自由基(·OH)、H2O2、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及·OH诱导的DNA损伤保护作用,以Vc做对照比较鳕鱼皮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鳕鱼皮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天然抗氧化剂Vc。其中分子量小于1kDa的鳕鱼皮胶原蛋白多肽抗氧化活性最强,四个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排列顺序为CSPI(510kDa)<CSPII(35kDa)<CSPIII(13kDa)<CSPⅣ(<1kDa)。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跟踪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初步了解了发酵过程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发酵前鳕鱼皮含有24种挥发性成分,通过益生菌发酵24h后,发酵液中只有3种主要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