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的评估,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的评估,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存在,以及探讨患者术前NLR值、PLR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指导今后临床工作中针对肝细胞癌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患者预后改善、降低肿瘤转移或复发的风险并提高近远期总体生存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22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指数(BMI)、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术后病理类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甲胎蛋白(AF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微血管浸润(MVI)等相关资料。并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分为MVI阴性组和MVI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NLR、PLR值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LR、PLR值与MVI之间的关系。然后统计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状态,分析NLR、PLR以及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VI阳性与MVI阴性两组肝细胞癌患者在NLR、PLR、术前AFP、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AST、ALT等在两组HCC患者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1.95/<1.95)、PLR(≥130/<130)、术前AFP(>400μg/L/≤400μg/L)和肿瘤最大直径(≥5cm/<5cm)是HCC患者微血管浸润(M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89、2.652、3.111和2.824。生存分析显示,NLR、AFP和肿瘤大小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NLR对HCC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HCC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高水平与患者MVI阳性存在相关性,且术前NLR(≥1.95/<1.95)、PLR(≥130/<130)、术前AFP(>400μg/L/≤400μg/L)和肿瘤最大直径(≥5cm/<5cm)是HCC患者微血管浸润(MVI)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NLR、AFP和肿瘤大小是HCC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外周血NLR和AFP水平有望成为一种简单、经济、便捷的预测指标,用于预测患者预后和MVI的存在,这可能为HCC的临床诊疗工作选择最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出院3个月内为易损期(Vulnerable phase,VP),VP内以高病死率和高再住院率为临床特点。既往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S/V)可以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预后和降低ADHF患者的N端B型利钠肽原(N-
目的:鉴定一掌跖角化病家系的致病位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寻该家系的发病原因,研究家系中LOR基因c.323G>C突变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及对Ha Ca T细胞株凋亡、增值分化及细胞周期可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一掌跖角化病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外周血、绘制系谱图并判断遗传方式。采用二代捕获测序检测目前已知与人类皮肤病相关的267个基因,对可疑变异位点用Sanger测序在家系中做验证;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L
目的:通过使用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及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gding score,RFS)对重庆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认识,探讨重庆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
研究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es 2,SARS-Co V-2)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高致死性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其引起的严重疾病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神经胶质瘤中侵袭性最强的一种亚型,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平均存活时间为10-12个月。考虑到每个GBM患者的整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是个体治疗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GBM的基因表达谱,寻找与GBM预后不良相关差异性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风险评估,揭示与GBM肿瘤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首先,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可直接导致神经元坏死、血脑屏障(BBB)结构严重损伤,并继发引起脑水肿等一系列致命性损害。目前,对于创伤性脑损伤后保护血脑屏障的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Rap1是一种与Ras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小GTPase蛋白,以小GTP酶充当分子开关,在活性GTP结合状态和无活性GDP结合状态之间循环。此前的研究发现,Rap1
目的:肿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细胞异常增殖过程,它形成的每个环节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包括肿瘤微环境和癌干细胞。脑胶质瘤在颅脑肿瘤中最为常见,而且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期短,复发率高,目前的治疗方案疗效有限。目前,亟待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去延长患者生命,所以,对于胶质瘤形成及进展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胶质瘤形成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免疫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发现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有关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探索与免疫相关基因有关的脑胶质瘤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首先,下载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数据库中脑胶质瘤样本的表达谱(m RNAseq)数据,由于其被分为了两个批次,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和批次
目的:近年来,进展期肺癌的治疗方式有所转变,逐渐以免疫治疗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联合治疗方案。随着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继在本土应用,尤其以抗PD-L1及其受体的药物表现出的抗肿瘤效果明显,使得癌症患者不断受益。早期临床探索发现,抗PD-L1及其受体药物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良好的免疫诱导反应等特点。但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逐渐凸显,有些反应甚至是致命性的。我们知道肿瘤有其复杂且独特的肿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研究榄香烯(Elemene,E)对TACE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分